就这挖蜂蜜、挖鬼头蜂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尤其是前不久那次,那一天挖了三对箩筐蜂蜜的壮举。
整个东岭上都沸腾了,传言说方鸿安他们三人有一条进炉子,挖蜂蜜一天就可以挣好几百块钱……
这郑全要参与进去,还愁挣不着钱还债?
起初,王通对于方鸿安的这个安排,也是有些将信将疑。
但这次亲眼目睹之后,也不由得是暗自叫妙。
王通这么一解释,郑全恍然大悟的同时。
也没有任何的犹豫,主动跟王通提起了加入的事情。
王通这等的就是他主动开这个口,当即就郑全说起了养蜂场的事情。
听说是守养蜂场,还可以顺便学习养蜂的技巧和知识。
并且,是直接给出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外加奖励工资。
郑全没有多犹豫,直接同意了下来。
等王通回到石湾村,把郑全同意来养蜂场的事情一说。
三天之后。
脚已经完全恢复的郑全,就背着一篓子的行李,来到了石湾村。
母亲这一死,家里已经是毫无牵挂。
村里虽然还有一个舅舅。
但这次逼债的态度,也让他彻底看清了那舅舅的嘴脸。
这姿态,是完全准备把养蜂场当家了。
当天,叫齐了王通和方成涛,杀鸡宰鸭的,给郑全来了一顿接风宴。
随后才领着他上到了养蜂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养蜂场已经初具雏形。
木屋的改造和扩展,也已经接近尾声。
别说郑全住在这里生活,就算是他再娶一个老婆,住在这里都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养蜂场的蜂箱,经过这段时间的收蜂和过箱,也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箱蜂。
按照方鸿安对着养蜂场的规划。
以这个养蜂场周遭的环境和蜜源性植物的分布情况,眼下这养蜂场的蜂箱数量,已经达到了几乎饱和的状态。
接下来的重点,就不是增加蜂群量。
而是通过强化日常管理,开始取蜜、育种、产蜂王浆和蜂蜡这种产出上了……
在三人已经有些明显忙不过来的情况下,郑全的到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此后的两天。
方鸿安领着郑全,像当初教王通和方成涛那样,将一些日常管理的事项,手把手的对郑全教了一遍。
郑全这个人,因为从小被孤立的原因,有着一个最大的优势。
那就是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
在这种多少有些枯燥且重复性强事情上的学习进度,比王通和方成涛都要快!
两天下来,基本是全部掌握了。
如此。
这方鸿安就把这养蜂场交给了郑全打理。
他则领着王通和方成涛两人,继续开始放置诱蜂桶,顺便探索野蜂蜜的蜂巢。
只是在晚间的时候,会上一趟养蜂场,查看养蜂场的情况。
算是检验郑全工作情况。
顺便,解答一些郑全在蜂箱的日常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就这样,又过了五天。
这天傍晚,老支书打着手电,拿着一卷报纸,急匆匆的来到了土屋前。
而随着他的到来,一则劲爆的消息,也随之在整个石湾村传开了来。
方鸿安他们三人,上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