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佳道:“我是江浙人,喜欢越剧,不过,越剧也不大景气。赣源省好像有赣剧团,我去看过一次演出,蛮好听的,感觉跟江浙的昆剧有点象?采茶戏我没听过。”
胡晨阳道:“我们庐阳采茶戏原来还是很不错的,原来几乎每个县都有采茶戏团,在新峡县曾经还有过这么一句俗话:‘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就的就是采茶戏其他书友正在看:。可惜,现在基本上都解散了,都快要失传了。”
俞小佳道:“我想做一期有关抢救采茶戏的专题节目,可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胡晨阳道:“我倒是认识一位采茶戏的名演员,当年,演过《杜鹃山》里的柯湘,还在京城向首都人民汇报演出呢,要不,你可以从采访她开始?”
“真的?”俞小佳也很高兴,“怎么跟她联系啊?”
胡晨阳道:“你来庐阳市,我带你去找她。”
“好,我要先做个选题,台里同意了就跟你联系。”
“好。”
“那就一言为定?”
“恩,没问题。”
二人谈得ting投机,俞小佳告诉胡晨阳,她原本是学的播音专业,但是父亲不让她做新闻主播,可能也是希望她尽可能少抛头『lu』面吧?所以,她在专题部工作,出镜率不高,节目也不在黄金档,不过,她对这些无所谓,就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节目,比如事关赣源文化的节目。
胡晨阳还真是对俞小佳有些刮目相看了,道:“小佳,你做的事很有意义。赣源文化,也是博大jing深的,有很多视角和切入点,不光是戏曲文化,还有陶瓷文化,还有赣商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中医文化、武术文化,科技文化,等等……”
胡晨阳的思维有个特点,他的思维是发散『xing』的,一旦放开思路,往往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会绽放出思想的火hua,这也是在平时状态下很难达到的高度。
而这个高度,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往往会震动和感染对方。
乔树军和伍青青都是这样被他震动和感染的。
今天,俞小佳同样也被他震动和感染了。
就在胡晨阳觉得时间有点晚了,准备告辞时,俞***回来了。
胡晨阳暗道“坏了”,赶紧起身,恭恭敬敬地道:“俞***好!”
看见胡晨阳,俞***也有些意外。
还是俞小佳反应快,迎上去道:“爸,我把今天秘书大赛的冠军胡晨阳同学请来了,你不是说他很牛嘛?”
俞***道:“好,胡晨阳同学今天表现确实不错,呵。”
胡晨阳再次道:“俞***好!”
“恩,坐嘛。”
俞***先坐下了,胡晨阳这才坐下,还算镇定,完全是一个年轻人在长辈面前的姿态其他书友正在看:。
俞***道:“我听唐秘书长说,市委***秘书亲自来参赛,就你一个。”
“是吧?”
“来得好啊,你不来,能拿这个冠军吗?”
“嘿。”
“你这个秘书,什么级别?”
“副处,我兼着政研室副主任。”
“哦,政研室。老汪最近那篇文章,《赣源崛起话庐阳》,是你写的吧?”
“是。汪***把关。”
“恩,写得不错,市委***秘书中,有这般见识的,不多。”
“谢谢。”
“以前都担任过什么职务啊?”
“县委***秘书,乡长,乡党委***。”
胡晨阳把“宗教局副局长”这一段跳过去了。
“那个‘驻村指导员’,是你搞起来的?”
“是。”
“还在坚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