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匠们没有经验不熟练,初期宋平没有过分严苛要求,基本上是十名工匠联手打造出一把连发火枪。
听到消息的曹玮第一时间赶了过去,看着崭新出炉的300火器心头一热。
大明未来的强军之路,就在这些连发火枪上面!
忽然曹玮看到这些火枪放置的地方,都摆着一个小纸条。
拿起小纸条,打开细看,上面是十个人名。
宋平适时上前解释,
“大人,这第一批火枪定然会良莠不齐,我便让制造之人把名字一一写上,等检查试枪过后,哪个有问题,我便可以命人依照名字找到制造之人,着重教导。”
曹玮听完点了点头,
此时的大多数匠人都还没有经验,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制造出来的枪械肯定会有部分存在问题。
但这不能怪到工匠们头上,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着手制造。
宋平这个方法在初期是十分合理且恰当的。
“那就安排人员试枪。”
宋平立即找来人手,来到空旷之地开始试枪。
顿时枪声大作!噼里啪啦一顿炸响,听着这杂乱的火药炸响声,曹玮甚至有了一种在电视上看抗日神剧的感觉。
空气中一股火药味弥漫开来,待枪声停止之后,宋平上前一一检查,记录。
随后来到曹玮面前,将手中册子呈上。
“大人请看。”
曹玮接过看去,上面记载300支火枪,有216支可正常运转,顺利打空弹巢弹药。
其余84支,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或是卡壳,或是有部件不稳,或是枪管不正等等。
第一次制造火枪,就有超出三分之二的良品率,已经很不错了。
曹玮将册子还给宋平,“不错,继续。”
……
日子在众人的忙碌中流逝。
时间来到十二月份,到了中旬,枪械制造厂的建造工事,在工人日夜忙碌之中已经完成了一半。
就在此时,有大明船队从倭国返回了……
奉天殿。
所有大臣都在翘首以盼的等待。
刚才朱元璋下令召返回大明的人员觐见,倭国银矿之事,也该有眉目了。
曾经曹玮为大明所有官员跟朱元璋请愿增加俸禄。
朱元璋也同意下来,但要等倭国银矿成功开采之后。
现在返回大明的这些人,身上系着他们所有文武百官的口粮啊!
见众人一个个的不停扭头张望,朱元璋不禁勾起嘴角,有些戏谑的看着他们。
跟满朝的这些急躁的官员们比起来,站在人群之中面不改色的曹玮更让朱元璋觉得顺眼。
曹玮和这些人是真的不一样啊!
终于,
大殿外面有稀稀拉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到了大殿门口停下,然后就是求见声。
“进来!”朱元璋开口喊了一声。
殿外的一众人进入大殿,他们都两两一个抬着箱子。
见到这些箱子,百官心里顿时有底了。
箱子里多半放的就是银矿采出来的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