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朱元璋早在洪武三十一年年就积劳成疾而薨毙了,如今朱元璋提前退位,大大的减轻了肩上的压力,已经比正史中多活了将近十年。
朱元璋吃饭很慢,到现在一碗面也没吃完,但听到曹伟的话,正在啃蒜头的动作停住了。
科技树在发展的途中,正常来说难免会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生出许许多多的枝丫,这条路走不通,再换一条路。
出去也不算哄骗他,确实是去皇宫给朱元璋报喜去了。
但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要务,李景隆生生给办砸了,只能说李景隆脖子上顶的是个夜壶,里面全是黄汤靓汁,谁看了能不嫌弃?
李景隆内心早已后悔万分,他身为大明的国公,早已经不愁吃穿,甚至靠着世袭的爵位,子孙后代都不用操心。
曹玮争不过,只能撇撇嘴由着他,朝一旁的太监吩咐:
可以想象,大明只要攻下奥斯曼,无论是国力还是经济、民生各种,都会再一次拔高!
关乎大明发展的根本,如此重要的事情,李景隆却做出了这种智障脑残才会做出的事,众人是半点也代入不进去,人人都在骂李景隆活该。
但被毁的是运往前线大军的辎重,这就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了!
曹玮继续观察了大概半个时辰,内燃机的运作状况一概良好,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说起这个,朱元璋眼中的神色暗淡了几分,脸色也拉了下来,轻哼一声,
“哼,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他老子拼了一辈子的命,给他打下来的家底,他硬是要把家败了,谁也没办法。”
“这好说,曹国公只需向陛下申请,往前线杀敌即可。”曹玮话里藏着刀子,不轻不重的扎着李景隆。
曹玮扯了扯嘴角,朱元璋这是彻底想开了啊。
“好了,添油。”曹玮忽然喊了一声。
曹玮一听,赶忙堆笑道:
“老爷子这话说的,我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为陛下排忧解难,陛下不想杀他这个舅姥爷,我不得想想办法?说到底还是老爷子宅心仁厚,您要真想杀他,他就是有九条命,也不够老爷子杀的。”
来到朱元璋的寝宫,正好赶上吃午饭,朱元璋招呼他一起吃一碗面条,曹玮也不客气,端过一碗面,将桌子上准备的酱汁和葱花往碗内一撒,搅拌一下就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
曹玮也不待见李景隆,但他毕竟不是纯粹的仕官,许多事情轮不到他操心,也就懒得跟李景隆计较。
又是一日煎熬的朝会,朱雄英再次追问粮草辎重补充情况,李景隆信誓旦旦的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已经送往前线。
科研院的占地面积不小,李景隆也是找了好几个人问,七拐八拐才找到了曹玮。
曹玮虽然不知道控制喷油变量,和变速装置到底该如何制作,但他知道大概原理,他只需将大概原理告诉谢缙伊丘等人,让他们这些后起之秀的天才去研究就成。
这也就导致这段时间,李景隆走到哪里都只能低着头,不敢看人,生怕看到人们脸上那讥讽的表情。
终于把朝会熬完,李景隆逃也似的出了大殿,身后一众人面色各异的看着他离开。
“太上皇一直挂心于研造飞机一事,今日内燃机成了,我还需入宫一趟,将这好消息禀告于太上皇,曹国公且自便。”
一旁的伊丘就提着一个铁皮大桶过来,打开盖子,李景隆顿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曹国公,今日怎么如此清闲?”曹玮笑吟吟道。
李景隆却还听不出曹玮话中的意思,竟认真的想了想,之后摇了摇头道:
“此次粮草被毁一事,前线大军定已视我为肉中钉,骨中刺,去往前线,只怕是寸步难行啊!”
和谢缙与伊丘等人又交代了几句,曹玮转过身,走向李景隆。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看着他,哼哼道:
“那他不是含茗生出来的?含茗身上可流着咱老朱家的血!璘儿就是咱的孙子!走,陪咱去看看他们娘俩,好久没去看那小家伙了。”
李景隆见状,心中莫名感概,想不到到了这步光景,他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居然是曹玮。
曹伟说的这些话,朱元璋听不懂,只能似是而非的点点头,“大概还要多长时间?咱这把老骨头可等不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