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48章 无奈,欣慰(2 / 3)

他可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后世所谓的汉人,不知融合了多少民族,基本已经没有纯粹的汉人血统了。

所谓汉人,更多也是指文化而非血统。

特别是江夏蛮,或许后世已经完全汉化了。

更何况,周琦当初能够稳定江夏局势,江夏蛮可谓是功不可破。

这么多年,江夏蛮也是周承麾下最受信任的士卒。

案子审理到了这里,阿古的判决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

周琦让县令依法处置,自己却是召来了戏志才、典韦、周瑜等人,问道:“对于这个案子,尔等有何看法?”

典韦率先开口,道:“依我之见,这个云杜县令处事未免有失公允,这才酿成如此惨案,应当下狱问罪。”

对于典韦的义愤填膺,周琦并不感觉意外。

若他也像自己考虑的这么多,那就不是典韦了。

周琦面含笑意,不置可否,而后又看向周瑜,问道:“公瑾如何看?”

周瑜沉吟许久,这才说道:“以吾观之,云杜县令并无大错,谁也料不到阿古会如此偏激,以致酿成灭门惨案。”

“杀人者终究是阿古。”

“且吾观察过云杜民生,发现这里的百姓的确安居乐业,云杜县令也颇为清廉,算得上是个能吏。”

典韦听到这里,不由眉头微皱。

其实周瑜的说法也没有错。

表面工作虽然可以做,但是从阿古与吴二的生活不难看出,云杜县中百姓的生活,的确颇为富裕。

否则不善耕种如阿古,也不至于有闲工夫种植千岁子,吴二也不至于拥有耕牛以及牛车了。

听到了周瑜的话,周琦不由在心中微微叹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说到底,世家出身的周瑜,不可能真正做到爱民如子,急百姓之所急。

自古以来,能够做到这点的官吏,又有几人?

莫说是周瑜以及云杜县令,绝大多数官吏在处理这些鸡毛蒜皮小事的时候,都会不以为意。

对于这种小事,他们甚至都不愿知道谁对谁错,只要能够早点平息事端,不让他们来烦官差即可。

屁大点事,就算真能断个对错,于官吏而言又有何用?他们会因此得到升迁吗?

显然不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推移,吏治终究会变得臃肿而低效。

此等吏治顽疾,想要根除何其难也,周琦也不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

只不过,周琦原本对于周瑜寄予厚望,可对方的这番话,终究还是让周琦有些失望了。

他不否认周瑜说的没错,就连周琦自己也会这么做。

然而,周琦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太舒服。

可以说他矫情,也可以说他对周瑜实在太过寄予厚望了。

“若诸葛亮遇到这种问题,又会如何回答?”

此时的周琦,不可抑制的想起了那位历史上,刑法虽峻而民无怨言的千古一相了。

诸葛亮真正能够做到事必躬亲,明辨是非,哪怕对人进行惩处,也会把律法以及是非讲得明明白白,让受惩处者甘愿受罚,无怨无悔。

若诸葛亮遇到这种问题,想必会公正处理。

张裔言其: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陈寿言其: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袁准言其: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这些看起来只是一些文字,但是深究却不得不让人叹服。

周琦扪心自问,就连他自己都做不到凡事都讲究公平公正。

这种人,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