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异目光微凝,暗道正题来了。
他只是思量半晌,随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直言不讳的说道:“州牧权势过重,若非黄巾叛乱,朝廷无力征剿地方逆贼,必然不会设立州牧。”
“州牧设立以后,虽然略微遏制住了黄巾与盗贼,却也让诸侯割据一方,以致天下大乱,不服王命。”
“以主公对益州之掌控,完全没必要设立州牧。若主公只想历练世子,益州刺史职位已然足够。”
周琦闻言,沉思许久,随后将目光放在了周瑜身上,问道:“公瑾以为如何?”
周琦道:“瑜颇为认同家父之言。”
周琦长长舒了口气,随后道:“既如此,那便任命世子为益州刺史。”
“不过他毕竟年轻,经验缺乏,若孤身一人恐怕难以担当大任。”
“公瑾乃是我看着长大,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颇为精通益州事务,孤欲任命你为益州别驾,仍领折冲将军之职,不知公瑾意下如何?”
别驾这个职位分量可不轻,虽为刺史佐官,地位却非常高。
别驾正是因为身份地位过高,出巡之时不与刺史同乘一车,反而别乘一车,才会有着别驾的称呼。
别驾不仅与刺史同掌一州军事,还可以参与到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之中,权势仅次于刺史,几乎相当于半个刺史。
周琦给予周瑜如此任命,既是对他的恩宠,也是因为周瑜几乎算是全才,不仅精通政务,在军事方面也是一位天才。
有了周瑜帮助周继查缺补漏,益州必然会欣欣向荣。
周瑜暗道果然如此,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拜倒于地,道:“多谢大王赏识,瑜必不负主公厚望!”
周琦扶起周瑜以后,在周府与典韦喝得酩酊大醉,许褚始终领兵护卫在侧。
直到次日早上,周琦才醒转过来,只感觉头疼欲裂。
他来到典韦休息的客房,哪怕站在门外,都能听到那宛若闷雷的鼾声。
周琦没有叫醒典韦,而是让人在周府搬了许多美酒送到许褚府邸,洗漱过后喝了点醒酒汤,便带着许褚离去了。
送走周琦以后,周异转头看向周瑜,道:“果不出公瑾所料,主公的确是在给世子铺路。”
“此番公瑾随世子入益州,务必要博得世子信任,如此我周氏无忧矣!”
周瑜没有接话,反而正色道:“父亲担任宗正期间,当谨言慎行,最好没有太大作为。”
周异会意,道:“为父知晓如何行事。”
回到王府以后,周琦又喝了点醒酒汤,才感觉脑袋清醒了一些。
他看着站在身旁的许褚,道:“我欲任命继儿为益州刺史,陈武虽然忠义,若论勇武终究差上一筹。”
“仲康可愿领兵入益州,护卫世子安全?”
许褚虽然有些不舍周琦,却仍旧说道:“愿听主公吩咐!”
周琦拉着许褚坐在自己身旁,道:“仲康也算是看着继儿长大,算其伯父,此番入蜀无需考虑其他,只要护卫世子安全即可。”
“我能以身家性命交托者不多,仲康可知吾意?”
许褚拍着自己的胸脯,道:“主公放心,只要我在,必然能护得世子无虞!”
许褚跟随周琦许久,早就闯下了赫赫威名,只要将其放在益州,哪怕许褚什么事情都不做,却也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能够震慑宵小。
紧接着,周琦就开始书写正式的文书,任命周继为益州刺史,任命周瑜为益州别驾,任命庞统为益州长史,任命陆逊为益州治中。
至于诸葛亮,却被周琦放在了自己身旁,被任命为荆州治中。
当一道道诏书下达以后,最吃惊的却是周继本人。
对于父亲令其担任益州刺史之职,周继倒是并不怎么吃惊,甚至诸葛亮对此早有猜测。
只不过,周琦没有让周继把最信任的诸葛亮带在身旁,反而提拔了其余三人跟随自己前往益州,却是让周继有些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