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尴尬的运算所(3k)
池总工一脸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这算是丢脸丢到系统外了:“是的,可以调用的库存只有一万,专门生产这个的1274厂月产只有不到3000。也就是说,现在只够一台的量。”
高振东想了想,安慰他们:“还好还好,暂时调整一下结构,不止一台。”
“那够几台?”
“三台!”
这个消息让厉所长和池总工略微高兴起来,一台和三台,虽然差得不多,可是实际上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至少使用者的培训不会那么捉襟见肘了。
再说了,增加了200%呢,你别管增加了几台,你就说是不是200%。
高振东向他们解释:“厉所长、池总工,情况是这样,实际上每套计算机需要的6000多只三极管里,有大约一半,是用于晶体管高速存储设备的,我们可以暂时使用所里现有的磁芯存储器,我在设计存储接口的时候,已经有意兼容了现有磁芯存储器的接口,直接接上就能用。”
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用到自动控制的地方,比如风冷时间、助焊剂涂敷控制等,可以通过定时器和各种开关来解决问题,尤其像这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系统。
池总工还感叹道:“难怪你上周来的时候,就要我们准备磁芯存储器,原来你连这种情况都想到了。”
有趣的是,在铭牌上,电子管计算机的设计者一栏,填写的是某某单位,某某单位,某某单位。而晶体管计算机这边,就只有简简单单三个字:高振东。
——
工作到下班,高振东骑着车就往娄晓娥家里奔。
这不禁让高振东想起了昨天抽奖,抽中的那本靠“迪化脑补”成富翁的网文了,虽然好看,但是难绷。
两人关上门,娄父先开口询问:“振东,有要事?”
娄父会意,招呼上高振东,向书房走去。
高振东一愣:“啊?池总,不至于到这个高度?”
高振东一想,国产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都给了,配套资料的确也是留在这里比较好,更有意义一些,干脆就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还有一套系统提供的原版。
厉所长想到这里,带着点调侃的对高振东说:“振东,你对象家那边能不能.当然,这回不能再让他破费了,部里说了的,能找到管子就行,该买就买。”
估计这几天就能整出几十个,完全够用了,直到正式的显示器生产出来之前,这东西都不会再生产。
高振东计划中,给制造人员的培训沟通时间,也就四天,到周三过完就结束,剩下的,在生产过程中去沟通解决。
两人一听,眼睛一亮:“啊?振东你连下一代都在预研了?”
所以磁芯存储器的一次读取,要做“读取-写入”两个动作,因此实际读取时间比单纯的写入,那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这个东西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点,是后来的人想象不到的,那就是与日后的很多存储设备不同,它的读取比写入慢。
高振东被这两位强大的脑补能力给整不会了,只好把话题拉回来:“这个后面再说,我们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用这种办法,加上1274厂的产量,可以预计,几个月内我们最多也只能得到4台~6台计算机,这点量,可能不够啊。”
高振东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啊,对对对,我这就给你画。”
池总工一脑子“啊,不好,被他想起来了”的感觉:“振东,虽然都复制完了,可是这个已经算是重要史料了,是不是考虑让我们所收藏一下?嘿嘿。”
高振东点头应下来:“嗯,对对对,下午下班了我就去问问。”
池总工脸色一正:“至于,至于,振东,我们保证精心收藏,让后来的人,能看到你在计算机这条路上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原因在于磁芯存储器的读取是破坏性读取,也就是说,读出数据后,这个数据就被破坏了。这位华人工程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读取之后的即时回写问题。
商量定了这个事情,高振东就去了培训室那边,给负责计算机制造的人讲起课来,顺便给负责键盘设计和显示器设计的人答疑解惑。
高振东一拍脑袋,对啊,娄家在哪儿弄来的三极管,去问问,没准还能搞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