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正常的事情么?”
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蓝玉,见到了朱匣烽之后,有些无奈地说道。
朱栎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这两百万人当中,大部分还都是老弱妇孺,真正的青壮年顶多也就是三成,也就只有六七十万!
再经过一代时间的汉化培养,还有通婚,这两百万人最终还能剩下的,能有一百万就不错了!
哪怕还有各别顽固思想的东瀛人,到时候也成不了气候了!
“咱可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朱元璋却是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让这些伪军从前线撤下来?”
东北那边的驻军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抛开藩王们掌控的兵力,光是朝廷军就有大概二十万左右。
“他提的这些条件,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都允了!”
朱匣烽却是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蓝玉皱着眉头问道。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那接下来您看这仗应该怎么打?”
“好啊!”
“能够想到收编那些东瀛的骑墙派,然后组建什么伪军,也算是这小子有点小聪明!”
如果直接从东北那边出兵,乘坐火车进入朝鲜,再由朝鲜到东瀛,最多三五天的时间就能抵达东瀛了!
“不接受!”
“烽儿这次表现不错,有点当统帅的样子了!”
已经归顺的那些大名,包括他们的族人,还有他们手中掌握的势力,其实总人口就已经达到了百万左右!
而其中十五万左右的青壮年,基本上都被编入了明伪军的阵营当中!
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当中,就有七八十万左右的老幼妇孺。
人数少的有几千,多的就有上万!
“这要是换做老四烨儿,怕是手段会比他激进的多!”
“等东瀛这一仗打完,到时候就该考虑迁都北平府的事情了!”
或许在此之前,朱匣烽唯一欠缺的就是战场经验!
但东瀛这一战,足够他将这些经验给弥补了!
“传令下去,除了那些已经归顺大明的东瀛人,只要不投降归顺大明的,15岁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有反抗能力的,一律绞杀!”
而且他会第一时间先征求朱匣烽的意见。
“让老四那边动一动,他不是喜欢南洋么?让他亲自去把自己的封地给打下来!”
朱元璋这时话锋一转地询问道。
不管怎么样,大明在东瀛节节胜利,这是事实,即便是朝中那些并不支持对东瀛动兵的大臣们,此刻也只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在这个时候,他们再敢出声给东瀛说好话,那绝对是脑子进水了,和找死也没什么区别!
这帮文臣虽然思想顽固,但并不代表他们看不懂局势,真的头铁到明知要死还敢‘忠言直谏’!
御花园当中,朱元璋和朱栎看着手中最新的捷报,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快要修好了,等开春就可以尝试通车了!”
“大帅,最近这几天伪明军伤亡惨重,那帮顽固派已经对这些伪军下死手了!”
当然,漠北和东瀛也有本质的不同,同样的办法在东瀛有效,未必到了漠北就会奏效!
“最后这半个东瀛,指望这些伪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还得我们自己上才行!”
“蓝玉来信的时候,还把他一顿夸呢!”
“到时候北平自然就腾出来了!”
朱元璋闻言,更是满意地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