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东瀛的这些难民,老人还是最好处理的,因为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少年活头了,等同于让他们自身自灭!
青壮年但凡是大量死亡,就会给东瀛的血脉造成一个断层,而且这还是不可逆的断层!
更何况这样的一支铁血军队,还是掌握在朱匣烽,还有蓝玉那帮淮西勋贵的手中。
因为他们谁都不确定,大明打完了东瀛之后,会不会调转船头,就直接奔着他们家门口去了!
“哼,这些番邦之国又何曾真的将大明看做他们的宗主国?”
“这万一人家拿不出来,或者不舍得怎么办?”
“咱看可以,回头你跟秋儿打个招呼,让他吊一吊这些番邦小国的胃口,咱也想看一看,究竟是谁先忍不住,第一个蹦达出来!”
他把所有的重心,全都放在了东瀛北部的几个主要的城池之上!
也随着一座座城池开始被大明军队攻占,东瀛北部开始南逃的难民,也慢慢地多了起来!
其实难民一直都有,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但是按照朱匣烽定下的规矩,这些难民当中,像是老弱妇孺的也就算了,他还可以网开一面,但只要是15岁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只有收编入伪军这一条路可以走!
不想编入伪军给大明效力,那就去死!
不过加入伪军当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好处的,至少朱匣烽这边许诺了,会给与他们的妻儿安顿住房,甚至赏赐良田!
当然,如果他们死在了战场之上,妻儿或许就变成了其他人的妻儿,良田也变成了其他人的良田了!
如今的伪明军,已经被朱匣烽分成了十二支队伍,那些弃暗投明的东瀛士族组建的军队,之前组成了十五万的伪明军,但因为这段时间的消耗,损失过半!
可以说,东瀛的败局已然是注定的事情,结果无非就是来早与来迟而已!
哪怕是打光棍未成婚的这些大明将士,娶不到一个媳妇,也宁可正妻的位置空着,也不可能让一个东瀛二手货坐上自家正妻的位置啊!
物料运输将不再是什么大问题,这就能极大的缩减皇城建造的时间,同样也会让将来的迁都变得更加容易!
只要火车通车了,从西安府到北平府,那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而已!
只能说父子俩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叫一个比一个阴险!
不过这个锅,却是直接让朱匣秋来背!
在任何国家,青壮年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只要这部分人的数量急剧减少,那这个国家基本就完蛋了!
言传身教,教他以后应该如何阴人啊!
政治这种东西,向来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更何况还是国与国的交锋,如果没有点手段,那还怎么玩得转?
更别说还要给大明开疆扩土了!
但是如朱匣烽这样的手段,蓝玉这帮指挥打仗的杀才还真的捉摸不出来,让他们想这些,他们宁可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
朱元璋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轻哼了一句。
如此一来,东瀛这帮大量出现的寡妇,基本上也不可能再给东瀛人继续繁衍后代了!
即便是生,也是给汉人生孩子!
这些东瀛的老弱妇孺,朱匣烽也根本不会放在眼中,他唯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国家的青壮年而已!
朱匣烽和蓝玉等人在初期选择的进攻方式,基本上是横扫一切的态势,不管是城池,还是村落,哪怕是深山老林,明军所过之处,基本上都是一地残尸!
但如今的朱匣烽也已经改变了进攻的方式!
女人还有小孩,如果都被大明这边给控制了,那今后姓东瀛还是姓大明,那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么?
治理这一片疆土,或许也只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也只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够了!
等二十年后,老一辈的全部死亡,这帮妇人也都老了,孩子也长大了!
而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是汉人,是大明人!
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到时候朝廷自然会安排大明的文人学子过来传播汉文化!
另一方面,那就是宗教了!
这也是朱匣烽为什么要带那么多道士来东瀛的原因!
带他们来,自然是为了传教的!
信仰这种东西,有时候比起传统的教育方式,会更加的有用,洗脑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