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299:大明不需要传教士,一个道教就足够了!
朱匣烽成婚也有七年多的时间了,但之前就因为他成天在外面忙着打仗,所以跟他的王妃也是聚少离多,这么些年也一直没有怀上的动静!
朱匣烽倒也不是只娶了赵盈儿一个,而是另外又娶了两房,大概是想要什么都跟朱栎学,总共有三个女人呢,一个正妃,两个侧室!
后来打败了瓦剌和鞑靼两部之后,朱匣烽又要忙着治理草原各部,也没多少时间用在儿女私情上!
别看他私生活有些混乱,还在城池当中把青楼这种场所都给开起来了,但实际上和他有过关系的女人屈指可数,而且在保护措施上,朱匣烽一贯以来都比朱栎还要到位!
他也就是对自己三個女人的时候,才会尽全力播种,也总要给自己留下几个子嗣才行啊!
但那两个侧室肚子也不争气,一个给朱匣烽生了一个闺女,另外一个则是生了两个,也都是闺女!
现在朱匣烽最大的闺女都能到处跑了,正妃赵盈儿也总算是怀上了孩子!
而且这一次,生的还是男孩,这就是妥妥的嫡长子了!
说句难听点的,即便是侧室生了儿子,那也只是庶出而已,立嫡立长,风王世子也轮不到庶出的儿子来当的!
除非到朱匣烽死了都没能生下嫡子,或者嫡子夭折,不贤,犯了大错等等原因,否则庶子肯定没那个机会能够当上世子!
这其实也和皇帝立太子是一个道理!
现在朱匣烽终于有了嫡长子了,也让朱元璋和朱栎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瞪了朱栎一眼,随后目光转向了朱匣秋,笑着问道:“秋儿啊,朝鲜又怎么了?”
“这下老大也有后了,这名字你想好了没有?”
“不过这些传教士的确是个大麻烦,绝对不能容忍姑息!”
在这些国家,神权至高无上,皇权只是为神权服务的。
就连一旁的朱元璋,眉头也不自觉地拧成了疙瘩。
虽然朱匣秋没事也会给自己寻找放松的机会,但在这个时辰,他可不会荒废了国事。
朱匣秋就把朝鲜那边韩王朱松送回来的消息大概说了一遍。
“什么事情?”
“儿臣明白了,这件事情儿臣这就回去处理!”
“唉……行,您看着办!”
“这心慈手软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了父皇,既然您出关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儿臣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比较合适,想听听您的意见!”
朱栎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您老也看到了!”
而这些教会的头目或者领袖,又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所以教会说话往往比国王说话更加的管用!
“恩,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些传教士的危害,你应该也知道!”
朱元璋开心过后,就对着朱栎询问道。
朱匣秋在听到朱栎的话之后,却是皱着眉头提醒道。
“这小子处理事情的火候和心态都还太嫩了一点!”
朱栎想了想,他这一脉第三代乃是剑字辈,五行为土。
朱匣烽这嫡长子,自然是由朱栎来给取名字的!
朱栎:“……”
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连皇爷爷都站在了父亲这一边,他除了听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皇帝最大嘛!
如果以后有了其他的儿子,朱匣烽就可以自己来了。
朱栎苦笑着摇了摇头,就对着朱匣秋说道。
朱栎闻言,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这小子是抱怨自己当甩手掌柜,对国事不管不问了是?
“秋儿说的可没错,平日里他有什么问题,都是跑来找咱,你这个当皇帝的,还是当爹的,成天找不到人影,你也好意思!”
“最近西方来的几个传教士,一直在大明各地开始传播他们的教义,也蛊惑了一部分的老百姓!”
“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
“你这个当爹的,也不能就这样晾着?”
朱匣秋先是答应了一声,随后又话锋一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