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想见见邓允衡的大哥大嫂和姐姐。
“族头这胆魄,还真是没人能比啊!”
在同学们坐在木棚下看电视的时候,邓允衡则跟父亲坐在门口那里闲聊。
其他族人也都纷纷赞同。
帮坝首富邓昌雄忍不住问道:“族头,你打算入多少股,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这1股是1000块钱,360股那是多少钱来着?
在此,我还有一些话要对我们的邓氏子弟说:孩子们,只有耕耘才有收获,成功之门是为那些敢于拼搏、不断努力的人而敞开的。或许你的家庭没有厚实的财富,但命运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你们会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你们是那耶邓氏的希望和未来!
希望你们继承和发扬邓氏家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成为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
邓昌宝闻言连忙接话道:“族头,这哪里还用商量啊,肯定是由你来负责管理啊!”
尤其是看到父亲受到这么多族人的追捧,心中更是有股说不出的自豪。
众同学闻言自然没有意见,如果是之前他们对于去县城的兴趣可能不大,但知道邓叔叔在县城开了一家饭店,他们便有了不小的兴趣,想上去看看他叔叔开的饭店是什么样的。
虽然五百块钱已经足够用了,但父亲给他一千块钱他也没有拒绝。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报名!
就这简简单单的一排建筑,也没什么好看的。
邓允衡道:“一会我跟小嵩也说一声,看看他要不要提前到县城去熟悉一下他即将入学的学校,要是想提前去的话,那后天我们就一起上去。”
全族考上高中的一共有23人,每个奖50块钱,就是1150块钱。
“……”
在那耶邓氏开助学大会的时候,邓允衡则带着一众北大同学来他的母校“那耶小学”参观。
重点大学以上的,一个都没有。
作为那耶邓氏的族头,在这里我要对那些捐助善款的族人们深鞠一躬,感谢他们慷慨解囊和无私的奉献,感谢他们向优秀学子伸出援手。他们用一片赤子之心把爱传递给莘莘学子,他们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邓允衡讲解道:“1968年的时候,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鼓动下,我们县普通中学的数量激增,基本上每个大队都办起了初中,我们邦杰大队也不例外,也在这那耶小学这里办起了那耶初中。
就连几个同学中家境最好的唐明杰,也不敢说他家的财力就一定比邓允衡家强。
希望你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然后再报销136人的学杂费,这里一共要支出1247块钱。
“我们那耶邓氏有九公这样的族头带领,发展得一定会越来越昌盛的。”
总之,从各种生活细节中可以看出,邓允衡家的生活条件,那真的是非常好。
他们几人中也有家庭条件普通的同学,但他们接受到的教育条件,确实比邓允衡要好得多。
可这区区几股,跟族头的360股相比,差得实在是太多了。
其他人闻言也都目光炯炯的看向族头,他们当中有很多族人已经跟家人商量好了这客运公司要入多少股,但也有族人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打算随机应变。
邓允衡嘿嘿笑道:“不错,虽然有学校的补助,但我父亲每个月还是会另外给我50块钱的生活费。”
因为接下来讨论的是集资成立客运公司的事情,这是要每一个族人都砸锅卖铁来入股的大事,在座的族人自然是重视万分。
这是无私奉献的执著精神。
“准确来说,是在这里读的小学和初中。”
看着眼前这座“碉堡”一样的学校,唐明杰惊讶道:“允衡,你就是在这里读的小学?”
邓允贵跟九叔合伙承包缸瓦厂也快三年了,对于喜欢当甩手掌柜的九叔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听他这么一说,就明白他是嫌管理公司太过于麻烦,便笑着说道:“这个办法也是可以的,咱们那耶邓氏足足有三千多人,从中选出几个有能力的族人去管理公司还是没问题的,反正公司成立后该怎么发展,九叔你跟他们说清楚就行了。”
说话间,几人已经把那耶小学逛了一遍。
邓世荣说道:“明天我拿一千块钱给你,你朋友多了花销自然而然的就大了,家里现在不缺钱,你现在花的每一分钱,以后都是有巨大回报的,所以在学校不用省,该花的钱就花,钱不够就写信回来跟我说,急用的话就发电报,知道没有?”
唐明杰忍不住问道:“允衡,我看你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得很,你父亲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邓允衡说道:“爸,我后天准备带同学们到县城去玩几天,到时就直接在县城那里坐车去学校了。”
这是秉承祖训的拳拳初心和使命。
邓世荣道:“行,那你问他,反正你大哥大嫂和大姐都在,吃住都不用操心。”
这里,就需要200块钱的支出。
其他同学看向邓允衡的眼神也充满了佩服。
邓世荣明白族人们的想法,他正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增强族人们对于客运公司的信心,便毫不隐瞒的笑道:“当然可以,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我打算入360股。”
台上,邓昌金、邓昌财、邓昌钱三人负责记录,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把所有族人的入股数都记录下来了。
李桂英嗯了一声,说道:“我这次过来确实也受到启发了,等回学校了我就给他们写封信,让他们也学邓叔叔这样搞果园,种植也算是他们擅长的东西,就看他们有没有那个胆魄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