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全城轰动
“阿陈姑,那耶邓氏小区今天已经分房了,你知道吗?”
“这么快就已经分房了?”
“是啊,这那耶邓氏小区已经建好了,阿陈姑你没去看过吗?”
“我就三个月前进小区里面去看过一次,后面虽然经常从小区旁边路过,但也就从外面往里面看一眼,再也没进去看过,还真不知道小区已经全部建好了!”
“我中午的时候进去看了,整个小区建得实在是太漂亮了,就好像进了公园一样,现在那些花草树木只是刚种下,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等过几年那些花草树木成长起来了,真不知道这小区会漂亮成什么样。”
“哎呦,听你这么一说,我等会就去看看到底有多漂亮。”
“确实太漂亮了,跟这那耶邓氏小区相比,我们现在住的这些房子,真的太差了!”
下午。
大着肚子的刘爱红凑过去亲了老公一口,随即手往下滑……
见他那兴奋的模样,邓允珍心情也受到了感染,说道:“婚礼我想就在我家的饭店办,这个你可以回去跟你爸妈商量一下。”
邓允珍瞅了他一眼,反问道:“这是你爸妈让你问的?”
朱俊杰点了点头,随即试探着问道:“阿珍啊,咱们也处了这么长时间了,伱看这婚事应该什么时候办才好?”
“我懂,就是跟阿陈姑你随便感慨几句,主要还是那耶邓氏小区的房子实在是太漂亮了,而且房子的空间又大,听那耶邓氏的族人讲,每套房子都有160个平方,真的羡慕死人。”
作为姐姐,她自然愿意给妹妹提供一个平台,看看妹妹能不能抓住机会嫁个城里人,过上好的生活。
听到大外甥的询问,邓世荣就知道他的想法了,划燃火柴咕咚咕咚的连抽了几口烟,才说道:“从今年开始,银行贷款不像之前那样容易办了,所以那些投资大的项目,我就不跟你说了。
“舅舅,你的意思,是我也开一家小饭店经营?”
所以,就只剩下一个最佳选择,那就是搞羊肉火锅。”
想到这里,卜大石便问道:“舅舅,那你说像我这样的,能做什么生意?”
陈小花听得连连点头。
朱俊杰眼中登时一亮:“阿珍,你说真的?年后就登记?”
博白县这边的风气跟其他地方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就拿入赘来说,男人不愿意入赘,这是全国统一的,而博白县这边奇葩的是你想入赘,人家女方家长还未必愿意。
卜大石闻言一阵心动,他自然知道舅舅的眼光有多毒辣,既然他说了这火锅店能赚钱,那十有八九是能赚钱的,他当即下定决心道:“那行,等舅舅你请到新的大师傅了,我就开我的火锅店去。”
晚上,在睡觉的时候,卜大石才把舅舅跟他说的话小声和老婆说了一遍。
在县城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刘爱红自然知道县城的生活跟农村的生活有多大区别,妹妹要是嫁给没什么本事的农村人,那这辈子过的就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我认为最好的就是牛杂火锅、羊肉火锅以及狗肉火锅,其实鸽子火锅也可以,但现在养鸽子的人太少,想进货都不容易。”
我们两个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我觉得还不如在家老老实实的耕田种地,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千的收入呢!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从乡下来的宗族,竟然搞出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区。
他有三个外甥,两个外甥女。
陈小花说道:“咱们年纪轻轻的爬一下楼梯倒是没什么,就是天气热的话有点难受啊,不过为了能让三套房子连在一起,热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
邓昌平下了大客车,跟其他族人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的往家里走去。
穗丰饭店。
邓世荣咕咚咕咚的又抽了几口烟,说道:“请大师傅的事你不用操心,就算你不在也还有两位大师傅呢,另外还有三位帮厨在帮忙,饭店还是忙得过来的。
所以,提前让大外甥进入这个行业,也是可以的,对小女儿的事业不会有什么影响。
邓允珍笑道:“这新建的楼房比老楼房漂亮,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往后要是有人再建这样的小区,肯定也不会比我们那耶邓氏小区差,这就是后来者的优势。”
毕竟,火锅又不是邓世荣自创的,我国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吃上火锅了,而火锅店也早在其他城市开起来了,只是暂时还没流行到博白县这边而已。
陈小花惊讶道:“到县城去发展?”
邓昌平嗯了一声道:“是的,九公说了,要是我们想到到县城发展的话,可以在小区那里租一个铺面出来做生意,这生意要是做得好,可比在家里耕田种地强多了。”
“听九公的讲法,顶楼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你是饭店的大师傅,最擅长的是做吃的,所以你要想出去做生意,那最好是从饮食方面入手。”
邓昌平划燃火柴咕咚咕咚的抽了几口烟,才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天气热的话,到时咱们可以买电风扇,有了电风扇之后,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邓世荣帮大外甥一一分析道:“而狗肉火锅虽然好吃,但县城这里的人能不能接受也不确定,至于牛杂火锅好归好,可耕牛的重要性你是知道的,现在想搞牛杂火锅也不太现实。
“是啊,太不可思议了,这那耶邓氏真是既团结又有钱啊!”
……
朱俊杰闻言满脸兴奋的说道:“太好了!”
刘爱红一共有五兄妹,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三个哥哥都早就成家了,就只有妹妹还是单身。她把自家妹妹喊上来帮忙,工作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想让妹妹在县城这里找个婆家。
陈小花有些不自信的说道:“老公,我们哪里懂做什么生意啊?”
邓昌平把烟筒放好,说道:“我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我们就懂得耕田种地,对于做生意真的是摸不着头脑,虽然九公给我们指好了路,但我还是没有信心做好。”
对此,邓世荣也不勉强,人最重要的就是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