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1986年,杀鸡吓猴
博白境域把搬新家称之为进火,进火是可以提前搬进来住,但没到吉时是不准在屋里开火的。
因此,等亲戚朋友都到齐之后,昌文嫂便非常大方的一挥手,和儿女儿媳们一起带着亲戚朋友到南门的那家新开的羊肉火锅店吃了一顿美味的羊肉火锅。
这火锅店的老板,昌文嫂自然是认识的,那是族头的大外甥卜大石,之前他在族头家住了很长的时间,那耶村以及附近几条村的人基本都认识他。
这顿羊肉火锅一共吃了几十块钱,在这个年代还真没多少农村人舍得这样吃,不过今天亲戚朋友齐聚,可以说是昌文嫂半辈子以来最风光的一天,这几十块花了也就花了,她一点都不心疼。
吃完羊肉火锅,昌文嫂一家又带着亲戚朋友一起在县城闲逛,让他们开开眼界。
除了昌文嫂家,还有几个族人也是选的明天搬新家,也在今天把亲戚朋友请了上来。
抓着大妈不放的是那耶村的两位姑娘,其中一位说道:“九公,这大婶偷东西,我亲眼看到她拿了一包桂圆肉塞进内兜里。”
邓世荣道:“如果你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话,那我希望你能选择清华。”
永佳超市。
吃过饭后,亲戚朋友才纷纷告辞。
再次回到家,昌文嫂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为了把这个逼装完整,族人们的表现都极为大方,几乎都是请亲戚朋友出去吃好的,一花就是几十块,那财大气粗的模样,自然又引来亲戚朋友的侧目。
邓允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事还有半年时间,到时再慢慢想不迟。
邓允嵩接住慢慢掉下来的竹蜻蜓,递给小侄女道:“行,那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飞起来。”
说着,邓允嵩再次把动作放慢,只是轻轻搓动,然后松手,让竹蜻蜓只飞了一米多高。
三儿子从高一开始,就一直占据着年级第一的宝座,三年来从没有哪位同学能够动摇他的位置,成绩确实比之前二儿子还要强上不少,邓世荣自然希望他能拿个省(自治区)状元回来。
小冬儿看懂了,一脸高兴的说道:“三叔,快拿来给我玩一下。”
“看这大婶面相还挺慈祥的,没想到却行偷鸡摸狗之事,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上来之后,邓世荣便问道:“怎么回事?”
邓世荣闻言皱了皱眉,放下筷子道:“张叔你先喝着,我上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在第三次再搓,总算飞起来了,这才让她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蹦蹦跳跳的说道:“爷爷,你看快,它飞起来了!”
听到这话,邓世荣心中也是极为高兴,但他还是着重叮嘱道:“小嵩,虽然你现在成绩好,但切记不能骄傲自满,接下来的半年还是要刻苦努力,在没拿到清华或北大的通知书前,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明白吗?”
邓世荣点了点头,说道:“以后从政的话,那选择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都是可以的,具体根据你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每个专业都有它的优势,对你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当初二儿子上的乃是松山高中,那是全县排名靠后的一所高中,师资力量都谈不上好,二儿子能从这样的一所高中脱颖而出考上北大,这也是不大不小的一个奇迹。
“罚款还是小事,关键是丢人啊,当时好几十人围着看,我估计有人认出她了,只是没有当场揭穿她的身份而已。”
那位姑娘肯定的说道:“在的,我一直盯着呢!”
邓允嵩正在给小冬儿制作小玩具竹蜻蜓,如下图:
竹蜻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
于是,邓世荣便派出超市的两位安保人员,让他们跟着大妈一起回去拿钱。
看到这里,张光宗暗自摇了摇头,这大妈一看就是普通人,不是那种出来混江湖的,这样的人他还真管不着,现在事情也已经明朗,这种热闹也没啥好看的,还不如下去喝他的小酒呢!
于是,张光宗就背着手下楼了。
这個年代,县城其实已经有煤气了,但因为要装备上煤气灶和煤气罐,需要花上不少钱,所以普及率极低,大部分人家还是选择用更便宜的蜂窝煤。
邓世荣哈哈笑着夸赞道:“哎哟,还真飞起来了啊,小冬儿真厉害。”
小冬儿捡起来再搓,又掉地上。
既然赃物在身上那就好办,邓世荣直接吩咐道:“再来两个人按住她,你来把东西搜出来。”
这个时候,她也有点急了,小脸都紧绷起来了。
“经历过这次的教训,希望她能悔过自新!”
“……”
邓世荣见大妈还是没有吭声,便问道:“你是认罚,还是让我们把你扭送到公安局去?”
小冬儿接过三叔手中的竹蜻蜓,兴冲冲的学着三叔的样子,两只小手笨拙的一搓,结果……显而易见,没能飞起来,而是直接就掉到了地上。
等大妈离开后,邓世荣才看向众多顾客道:“不好意思,耽搁大家时间了,感谢大家刚才的仗义执言,对于偷窃这种行为,我们超市是零容忍的,希望刚刚这位大婶能够引以为戒,不要再犯这种错误。”
而三儿子所在的高中,是博白县最好的高中,师资力量是全县毫无争议的第一。
昌文嫂家便是凌晨一点零六分进火,和亲戚朋友一起走完简单的进火仪式,然后又各自回房继续睡。
邓允嵩点了点头,随即自信的说道:“至于清华北大,不出意外的话,以我现在的分数,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了。”
于是,三人便快速的朝二楼走去,张秀萍也抱着儿子跟了上去。
邓允嵩毫不犹豫的说道:“像二哥一样从政!”
一场偷窃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
但其实今天永佳超市发生的事情,却随着在场顾客的传播,很快就传遍了大半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