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优秀的邓允衡
腊月廿七。
晚上九点,永佳超市正式打烊。
在张秀萍清点完账目后,邓允泰便简单的讲了几句感谢员工们辛苦工作的话,然后给员工们一一发工资,而张秀萍更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每个员工发一个红包。
拿到工资与红包的员工,都开心不已。
等把工资发下去后,邓允泰便笑着宣布道:“好了,从现在开始,咱们超市就放假了,年初八正式上班,明天需要坐车回老家过年的,上午十点之前过来,到时会派车送大家回去的。”
员工们纷纷应声表示知道了,然后就满脸笑容的结伴回宿舍。
等员工们都离开了,只剩下自家人的时候,张秀萍才欣喜的说道:“爸,超市开业到现在,一共是四个月零几天,总营业额是68万多,利润应该有15万左右,比穗丰饭店一年赚的还要多。”
在古代,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邓允泰几兄妹也是第一次听父亲提到超市开分店的事,眼中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是一个家族教育子孙后代立志成才的场所,是敬宗睦族的敦伦之所,是寻根归宗,不忘先祖之举措,是子孙后代敬宗爱族,是上慰先祖,下泽后坤的大事。
这种能够大出风头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缺席的。
张秀萍对于公公的眼光和魄力也已经习惯了,毕竟她的公公在几年前就敢砸三十多万到县城建楼,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现在想到南宁去买地建楼,对于公公来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邓允衡笑哈哈的说道:“现在我们也参加工作了,以后回家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挤火车了,让单位开介绍信买飞机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南宁,这可比坐火车要快到了。”
“十几年前的动荡,有不少地方的祠堂甚至都被拆了,我们也是好不容易才把祠堂给保了下来,现在祠堂已经残破,咱们确实应该重建祠堂了。”
邓世荣伸手往下压了压,神色颇为严肃的说道:“国家修史,知其兴衰;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谱建祠,知其根源,这是构成华夏文明的三大支柱。
所以,综合以上原因,邓允衡过来的时候,也受到了唐父唐母的热情招待。
京城。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心中都是激动不已,投资这么多钱进去建祠堂,那祠堂到底有多漂亮他们都不敢想象,而祠堂设立的功德碑和功德墙,谁不想榜上留名啊?
唐父唐母之所以再三邀请邓允衡来家里做客,也是有原因的:
是壮举、是丰碑、是全体族人的心愿。”
邓世荣点头道:“嗯,去北海,或者山口也行,反正你多跑几个地方,对比一下价格,哪里的价格便宜就到哪里进货,这些干货能够长时间保存,伱们兄妹三人要是做这方面的生意,就可以直接给我们的饭店供货了,这是一条非常稳定的销路,再加上你们自己的销售,赚钱肯定不是问题。”
“九公,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我是一定会支持你的。”
邓允贵闻言震惊的说道:“九叔,花个一二十万,都不知道能把祠堂建得有多好了,这花一两百万,得建成什么模样啊?”
唐明杰摇头道:“没有,我爸妈甚至我爷爷都希望我能够从政,所以他们从小就朝这个方向培养我,要是我不听他们的选择下海经商,估计他们会很失望?”
邓世荣的这个开场白,听得底下的族人面面相觑。
“去年客运公司一个春运下来,就赚了一百万出头,今年公司又新增了五辆大客车,那一个春运下来赚个一百一二十万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邦国闻言一阵心动,问道:“大姑父,这些海鲜干货,是要到北海去进货?”
陈邦国当即就回答道:“大姑父,我们都有心出去闯一闯,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陈邦国三人闻言都兴奋不已。
三,是邓允衡已经参加工作,进的还是部委,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在唐父唐母眼中还不值得一提,但这种背景清白学历牛叉为人机灵社交能力又比较强的人,在他们看来迟早是能出头的,让儿子多与这样的优秀人才结交那是他们乐于看到的。
族人们纷纷应声,然后便各自结伴离去。
除了文化不低的少数族人,大部分族人听得都不是很明白,只知道族头是在说祠堂的事。
邓世安作为村书记和老族头,他也是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听了邓世荣的这个开场白,他就明白族头想干嘛了,当即有些激动的问道:“族头,你的意思,是不是想重修祠堂?”
“这祠堂是我们那耶邓氏的传承之地,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我也支持重建祠堂。”
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的变迁史。
一,是为了还唐明杰当初去邓允衡家做客时被热情招待的情。
邓世荣道:“到我们那耶邓氏小区租个小一点的铺面,卖海鲜干货的铺面不用太大,我们这个小区以后肯定是整个县城最有钱的小区,我这些族人以后会是高档海鲜的常客,在这里开海鲜店以后的生意肯定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