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头,有什么你只管吩咐就是。”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外面的路口了。
知道族头有重建祠堂的想法,族人们都纷纷出声支持。
“……”
“……”
“族头说得对,咱们那耶邓氏的祠堂已经很残破了,是该重建了。”
这个年代的一两百万,比后世上千万要值钱多了,相信能够建出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祠堂。
尤其是建祠,它是一个宗族祭祀祖先,弘扬古圣先贤文化的场所。
……
想起父亲一直以来的大手笔,邓允泰不禁问道:“爸,你不会是想到南宁去买房建楼?”
之所以重建的次数这么频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规划好,或者说重建的资金不到位,建好的祠堂过个十几年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看起来显得小家子气,不得已就只能重建,可以说是劳民伤财。
“好的,族头。”
“九公,这功德碑与功德墙的捐款标准,你想好了没有?”
当然,这只是按照他的经验来判断,而政治这东西其实是最不可预测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充满了风险,当然也伴随着无数的机遇,能走到哪一步除了能力以外,还取决于人的抉择与运气。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邓昌雄、邓昌宝等人闻言也露出了震撼的表情,实在是这个金额彻底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好了,你别送了,赶紧回去,我走了,拜拜!”
“嗯,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拜拜!”
如果最后还是凑不出那么多钱,那大不了就让客运公司赞助就是了。”
……
祠堂作为一个宗族的门面,建得越好族人们自然越自豪,这是大家都乐于看到的。
邓世荣笑道:“确实有个想法要跟大家商量一下。”
邓允衡点头道:“嗯,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叔叔阿姨肯定是知道的,只要你跟他们好好沟通,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邓允衡道:“你这个想法,没跟叔叔阿姨提过?”
听到这番话,众族人都是激动不已,建成全广西乃至全国最恢宏大气的祠堂,这样的话也就他们的族头敢说得出来,其他族人连想都没敢往这方面想过。
邓允强也接话道:“是啊九叔,要不然就全族人平摊算了。”
邓允衡闻言有些惊讶,问道:“你对从政没兴趣,那你想做什么?下海经商?”
唐明杰应了一声,便和邓允衡一起走了出去。
邓世荣自从当了那耶邓氏的族头以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族人们都看在眼里,此时他在族中的威望已经超越了历代族头,族人们对他已经达到了无脑支持的地步。
“平摊那肯定是不行的,那样族人的负担太重了!”
唐明杰笑道:“能坐飞机那你回家就轻松了!”
腊月廿八。
唐母感慨道:“要是我们家小杰有这本事就好了!”
咱们那耶邓氏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重修祠堂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老族头邓世安见状,心中也是极为欣慰,邓世荣是他选中的族头接班人,表现得越是出彩他越有面子。
这祠堂要么不建,一旦决定要建,那就建成全国都排得上号的那种恢宏大气的宗祠,这样既避免了后世不断重建的命运,还能彰显出那耶邓氏的牛逼,让族人们变得更加团结。
“这个暂时还没想好,回头我先找建筑设计师设计,等确定祠堂的总体造价后,再定标准不迟。”
“嗯,那就先等总体造价出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