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牛逼的祠堂,他们必须要参与其中,一定要在功德碑上留名,而且还不是那种吊车尾式的留名,而是争取在功德碑以及功德墙的前面留名。
邓昌决道:“我们族头的意思,这祠堂要么不建,要建就建成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祠堂,所以他老人家请了专业的建筑设计师来搞设计,那个设计效果图我们都看了,要是真把祠堂建成那样,那就太漂亮了。
有他们带头打样,各地宗亲也基本以这种方式来自我介绍。
这话一出,朱老头子和朱老太太彻底麻了!
如果不是知道亲家有五个儿子,朱老头子和朱老太太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怀疑亲家是不是想让他们的小儿子上舍(入赘),实在是这嫁妆给得太吓人了。
今天,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此时,邓昌发正在家里煮茶招待从那耶过来的兄弟邓昌决(地雷),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邓昌利是1983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烤烟的,这两三年来凭借烤烟种植,一跃成为那花村的首富,在村里有着不小的威望。
各地宗亲到来,都在那耶邓氏族人的带领下前往祠堂签到。
朱老太太道:“那你明天就出去找人问问,看看装修婚房要多少钱。”
邓昌发点了点头,又问道:“兄弟,这新祠堂,你们打算怎么建?预算多少?”
他问这话倒不是为了给对方难堪,那天来通知他们的那耶邓氏族人可是跟他们说过了,如今那耶邓氏能有今天,那都是在他们族头的带领下干出来的。
虽然还没有摆酒,对于这个年代的博白人来说还不算真正的结婚,但两人领了结婚证,就是国家承认的合法夫妻了,跟之前相比还是大大的不同了。
毕竟,这是搬迁出去,祖上是哪里人,这肯定是知道的。
邓昌发为双方介绍了一下,等双方打过招呼了,才对族人们说道:“今天那耶的兄弟过来,是要跟我们说一件大事,那耶邓氏准备集资重建祠堂了。”
咕咚咕咚的烧了几筒烟后,一个半大的小子跑过来,说道:“15叔,我爸喊你到我家去,有事跟你商量。”
至于刷这种威望有没有用,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邓昌发也是当族头的人,比谁都清楚想要带领全族发家致富有多难,他不由得虚心请教道:“兄弟,不知道你们族头是怎么做的,能够让你们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拥有这么大的变化?”
看到这祠堂效果图后,一众宗亲全都理解了,同时心中也跟着沸腾起来。
上功德碑要200元以上同样离谱,不过这毕竟是功德碑,倒也可以理解。
邓昌利立刻出声挽留道:“兄弟,你这大老远过来,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啊!”
等在场的那耶邓氏族人自我介绍完,邓昌发便问道:“各位兄弟,我想问问世荣公是做什么生意的?”
接下来,邓世荣把这些宗亲请到家里去喝茶,邓允贵、邓昌宝等人自然也跟着过来作陪。
而其他不清楚这三大产业的宗亲,也有那耶邓氏其他族人向他们解释。
在场的几人基本都回过那耶祖地,但时隔那么多年想不起祖地的模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邓昌发喝了口茶,开口说道:“兄弟,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我听说你们全族集资到县城建了一个那耶邓氏小区,我们村去过县城的兄弟回来,一个个都把这小区给夸上天了,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漂亮的房子。”
邓昌利赞同的说道:“就是,兄弟你放心,小货车咱们村还是有的。”
朱老太太蹙眉道:“那不行,虽然阿珍不嫌弃我们家条件不好,但这個事我们家也要重视起来,没条件盖新房子,至少也要把婚房给装修得像样一点。”
朱俊杰点头道:“爸,妈,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对待阿珍的。”
新田邓氏是101世才从那耶分居到此,落地生根至今也有好几百年的时间了,人口也发展到了两千多人,是那耶邓氏发展势头比较旺的分支宗亲。
邓昌利也摇头道:“我也十几年没回过那耶祖地了!”
邓昌发点头道:“这个我们肯定会去参加的。”
邓昌决喝了口茶,回答道:“是另外选址重修,就定在那耶村的晒谷场,那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
等这些宗亲都落座喝上茶后,邓世荣才拿出请南宁那边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效果图,说道:“各位宗亲,这就是我们请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祠堂效果图,你们都看一下!”
各地宗亲都纷纷出声打招呼,这些宗亲都是从那耶邓氏搬迁出去的,以前跟祖地这边一直都没有断过联系,所以在排字辈的时候自然都是统一的。
因为这些宗亲都从邓昌宝等人口中知道了邓世荣的牛逼,所以看到邓世荣家的房子布局,这些宗亲都觉得很正常。
而那耶邓氏的这些分支宗亲,接到那耶邓氏派人过来通知重建祠堂的事,在听到重建祠堂的预算为118万之后,一个个自然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邓昌决笑道:“这次重建祠堂,你们回去一趟就有印象了。”
眼看盛情难却,邓昌决只能答应道:“好,给各位兄弟添麻烦了!”
邓昌决道:“祠堂开工奠基仪式定在农历四月十六,到时还请各位宗亲兄弟请来参加。”
邓昌发问道:“听说一套房子集资5000块钱,不知道对不对?”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在宗亲们完成签到后,负责引导他们的族人便为他们介绍道:“各位宗亲,这位就是我们那耶邓氏的当代族头邓世荣。”
这话一出,把朱老头子和朱老太太都听呆了!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博白县,只听说过儿子结婚父母给准备房子的,还从来没听说过女儿结婚父母拿房子当嫁妆的,这简直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这样的祠堂,只要不出意外,是注定要流芳百世的,搞不好会像那些古代留下来的建筑一样,能够传承几百年。
半大小子回答道:“没说,但我家来了个客人,应该跟那个客人有关,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懂,我还要继续去喊人,15叔你先过去!”
话说到这里,邓昌决把杯中的茶喝完,放下茶杯道:“各位兄弟,那我就先走了,还要去其他地方去通知其他宗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