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电脑一度冲到世界销量冠军的宝座,甚至敢向IBM发起冲锋的号角,逐鹿中原,取而代之。
后来康柏头脑发热,不满足于普通PC的销售,收购了DEC公司,这是一家做小型机和服务器的公司,拥有不俗的技术。
但这次收购案却是失败的,甚至把康柏公司也给拖累了。
DEC和康柏的代理,是两种不同的模式,DEC的代理看不上康柏的代理,康柏的代理看不上DEC的代理,代理商的前线比较混乱。
结果,在康柏收购了DEC的三年中,销售队伍、销售渠道折腾来折腾去,整个销售渠道的消化、吸收很困难,最终搞得一塌糊涂,不得不整个儿卖给了惠普。
李云海现在和康柏合作,还得讲究方式方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光刻机卖给康柏,再给他们芯片的授权,让他们自己生产芯片。李云海坐收专利费,赚卖机器的钱,稳收渔人之利。
其次就是卖给对方芯片,对方需要多少,下订单,四海集团负责提供,这样的合作没有风险。
两家公司过去存在恩恩怨怨,但都是过去式。
李云海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那些冲突。
何况人家主动上门来拜年求和,这就是康柏的态度。
或许直到赵敬文和黄鹰确定要离开,康柏才意识到这些人靠不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四海集团在西州就是营盘,其他人来了又去,只是兵。
以赵敬文和黄鹰的强势,都没有办法扳倒李云海,以后就算来了其他人,肯定也斗不过他。
康柏的战略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现在转过身来弥补,想和四海集团修好。
两家既是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
有了这个共识,双方才有了谈判的基础。
李云海愿意和康柏公司合作。
肯恩随即提出条件:“在大中华区,你们只能和我们一家合作,我们是你们X64芯片唯一的授权生产商。你们不能再授权给其他竞争对手。”
李云海愕然。
肯恩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们的电脑销量非常大,你们有了我们当授权商,就足够卖你们的芯片了。你们没有必要再树立更多的竞争对手。”
李云海沉吟不语。
要让康柏成为唯一的授权商,风险是很大的。
这就意味着,他之前授权过的企业,电脑将不能在大中华区销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康柏和英特尔一样,并不全力推销X64芯片的电脑呢?那四海集团就会十分被动。
李云海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不行,我已经授权给英特尔和IBM,他们都可以生产X64芯片,他们的芯片可以卖给世界上任何一家电脑厂商。这些电脑厂商也可以到我们国内来销售。所以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康柏可以和我们合作,但只是我们的授权商之一。你们能卖出多少芯片,要看你们的本事。”
肯恩坚持要拿独家授权商,还说可以签订合同,每年销售多少片X64芯片。
李云海问一句:“你们每年能销售多少片X64芯片呢?”
肯恩竖起一根手指,说道:“10万片!”
李云海轻轻摇头,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这个提议。
四海集团的电脑销量,现在都在100万台左右,以后肯定还会更多。
我国的PC市场,正以几何级别的速度进行增长。
80年代末,我国每年只卖出几十万台电脑。
到了90年代,我国的电脑销量迅速上升,达到了数百万台每年。
再加上国外市场,李云海有信心,在2000年以前,四海集团电脑的销量将突破500万台,之后更会冲突千万台!
肯恩提出来的每年10万片芯片,李云海看不上。
李云海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肯恩先生,我们之间的合作,只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你所说的提案,我都不能答应。”
肯恩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