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缩着趴着。
这才算是休息了一下。
出了车站,因为是第一次到大城市,连路牌都看不明白。
不知道坐几路公交车。
更主要的是心疼车票钱。
所以小孟是顶着烈日。
扛着行李和地瓜,加起来几十斤的分量。
足足走了一下午,中间还走错了好几次路。
这才到的学校。
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
但小孟一点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也没有任何的委屈。
更没有流眼泪。
他还咧着白牙下笑了。
笑得淳朴又傻气。
因为能上大学,能有机会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能有一个前程。
已经是一个农村娃最大的满足了。
苦点、累得算什么?
能上大学,这都是值得的!
这也是后来孟老馆长如此热心帮助农村教育的原因。
那些农村孩子,山里娃对知识的渴望。
对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
他感动深受。
而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虽然就算是高考,也有很多灰色的地带。
然而相对而言,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了。
行李里面有被子、褥子、凉席和两个大脸盆。
背地瓜是觉得,学校里面吃饭贵。
可以用自己背去的地瓜当口粮。
不过当时的小孟,把事情想简单了。
在老家上学的时候,冬天教室里面冷,所以在都会有一个烧煤的小炉子。
学生们早上来上学时,都会把家里带来的地瓜、土豆、玉米放到炉盖上。
等到中午的时候,烤得外焦里嫩,就可以吃了。
这是很多学生的午饭。
所以小孟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的学校教室里面,都会有一个火炉。
当然了。
大城市与他们老家不一样。
大学教室与他们高中的教室也不一样。
所以,教室里的炉子肯定更大?
一次能烤几十块地瓜呢。
不像高中教室的那个小炉子,一次只能烤几个。
想想全教室几十个人围在一团,其乐融融烤地瓜的场景。
小孟竟然很激动,觉得好憧憬,好幸福。
结果到了大学教室,发现里面并没有烧煤的炉子时。
当时小孟的失望可想而知。
没有炉子,地瓜怎么办?
他再能吃苦,也不能把地瓜生吃啊。
甚至还偷偷抹了眼泪。
路上那么辛苦,小孟都没哭。
发现地瓜白带了,要多花很多的钱吃饭时,小孟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