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引导外人,特别是家乡的人,不熟悉互联网,更不懂什么是水军。
于是就觉得水姐的钱挣得很不光彩。
不是被人包养了,就是出去卖了。
太损了。
这是要毁了水姐的名声啊。
对一个女人来说,名声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不只是韩晓这么说。
韩晓的父母也是在一边添油加醋。
肯定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吃亏。
而他们明明知道,其实犯错的是韩晓。
水姐是无辜的。
但还是往水姐的身上抹黑。
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传闲话。
哪个长舌妇最爱传这种消息,就故意和哪个长舌妇套近乎。
说的绘声绘色。
各种不堪。
用贬低水姐的办法,来给自己儿子的脸上贴金。
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先把水姐的名声搞臭。
这样即使水姐那边后来反击。
说出轨的是韩晓。
那样外人也不会相信了。
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一家都是小人。
于是一来二去。
在水姐的老家。
关于水姐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么?前面二单元那家姑娘的事?”
“什么事啊?那家的姑娘不是说很有本事的么?在省城挣了大钱,给自己家都换大房子了,真羡慕啊,看看人家父母养的孩子。”
“就是,一个女孩,比我儿子还有出息。”
“我都替我儿子上门去说亲了,想见一面,交个朋友。但是人家姑娘说没空。我看哪里是没空?明明是看不上我们家的条件。”
“嘿嘿,看来你们是真不知道啊?就那样的人家你们也敢上门提亲?怕你们家的屋顶还不够绿吗?”
“不够绿是什么意思?你是说……”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我可是听说了,这家的丫头在省城给一个老男人当情妇,被人包养了,这才有这么多的钱。”
“我怎么听说是认了一个义父呢?”
“嘿嘿,现在这年代,认义父和被包养不是一个意思么?”
“我听说的版本是这丫头在省城一个夜总会当公主呢。”
“反正不管是当什么,总之都是做了不要脸的事情,挣的都是脏钱。”
“呸!我们家去提亲居然还和我们装清高?原来是一个不要脸的货!还看不起我们?倒贴我们都不要!”
“喂,你们几个积点口德好不好?那家姑娘我从小就认识,高中之前可以说是在我的眼皮底下长大的。挺本分的,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差劲?”
“嘿嘿,没听过一句话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大十八变,外面的社会那么复杂,诱惑那么多,在外面待几年都会变坏的。没听说过那么一句话么?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类似于这样的风言风语还有很多。
老家本来就不是一个多大的城市。
特别是在职工居民区这样的地方。
基本上人们都认识。
于是风言风语就传的更快、更广。
说是满城风雨未免有些夸张。
但绝对称得上是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