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90章 大结局(6 / 7)

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就算没有淹没的岛屿,面积肯定也会减小。

而想要维持这些岛屿的存在,那些爵爷们就需要奔走呼告大搞环保,减少碳排放。

到时候,大明这边占据技术高地,自然可以早早完成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转型,再不济,大明拥有那么多石油和天然气,也不需要烧多少重污染的煤炭了。

可印度和欧洲呢?

就连俄国最大的天然气田都已经被朱富贵“随手”划走了。

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到时候,就该大明挥舞着道德大棒制裁这些烧煤污染空气的欧洲佬了。

而大明那些勋贵子弟,虽说大部分不至于游手好闲,可架不住概率。

真有闲的蛋疼的,也正好扔去大明版NGO,去找独意志人的麻烦,

到时候拍摄《柏林的穹顶之上》恐怕都不需要朝廷花钱,岂不美哉?

乘船穿越太平洋的谭嗣同虽然想不到朱富贵陛下的种种算计,但他隐约有了许多猜测。

这一世,他走过千万路,修过百千桥,早就不是那个被人三言两语煽动的意气书生了。

他知道,这个偌大的国家长治久安,八万万中华儿女都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不仅仅是“请自嗣同始”的勇气,而是需要踏踏实实的调查研究,认认真真的基础工作。

……

德武五十一年,西元1913年。

凤都,国子监。

“观众朋友们,现在您听到的是华夏-甲型火箭升空时的轰鸣声。华夏-甲型火箭是一种新型的人工降雨火箭……”

校园广播中传来今日份的午间新闻。

24岁的阿道夫尚有几分英俊,他抱着沉重的油画架子,从画室走了出来。

他打算去图书馆寻找一些灵感。

自从来到大明求学,并且令人难以置信地被国子监美术系录取,并且免除昂贵的住宿费与学杂费之后,阿道夫就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感恩。

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但是最近他发现自己遇到了瓶颈。

古典油画是有局限的,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殿堂,阿道夫决心从大明水墨画中寻找灵感。

只是这种融合并不顺利,所以他希望能去图书馆再查阅一些资料。

国子监图书馆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里面有着全世界最全的图书。

另外,阿道夫听人说,新来的图书馆管理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看待问题总能说出一些教授们都没有发现的观点。

当然,也有许多国子监的才子对此嗤之以鼻。

毕竟能考进国子监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一个不知哪里毕业的图书管理员,怎么配与国子监的学生,甚至是老师谈论学问。

心事重重的阿道夫忽然鼻子一酸,他撞到了一个人的后背上。

“对不起,巴甫洛夫教授!”

阿道夫连忙道歉。

眼前这位可是法律学院的名人巴甫洛夫教授。

他是大明法系在欧洲最坚定的推广着,也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俄国第一人。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位生物学家,对于条件反射这一生理现象有着充分的被研究经验。

“没有关系,你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巴浦洛夫并不在意地说道。

“紧急避险?”

阿道夫有些摸不着头脑,“避什么险?咦,那是……”

阿道夫顺着巴甫洛夫的目光看去,一群锦衣卫已经布置好了警戒线。

在锦衣卫保卫的中央,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眼中。

“那是内阁首辅谭嗣同先生?”

虽然来到大明的时间不久,但早在维也纳求学的时候,阿道夫就认识谭嗣同了。

没办法,身为世界第一强权的内阁首辅,他的照片几乎出现在每一期的维也纳国际新闻报上。

说起来,大明天子朱富贵陛下与他的皇妃们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

不过这也难怪,朱富贵陛下如今已是65岁高龄了。

虽然这个年纪对于如今大明这个医疗福利体系完善的现代化国度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能工作的年龄,不过朱富贵陛下自从德武一年开始披荆斩棘,经历风风雨雨,为这个世界付出了所有,如今也的确应该休息休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