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册封大典就此走向了尾声.新上任的大相眼下不必回拜,日后做的如何,百姓心中自然会有一杆大称
但册封虽然结束,另一道仪式才刚刚开始
只见中京城东方文昌阁所在之处,一道文华冲天而起,周左风带着数十名大儒脚踏青云,手执经典,行礼道:"文昌阁贺法相归位
中京城南方,正大堂光芒大放,韩青竹领数十名正大堂大儒手执大玄名册田书,齐齐行礼道:"正大堂贺法相归位
祝贺声停顿了片刻,只听中京城北方,一队身着铁甲的骑兵快速从北城门而入,手中威武府的大旗迎风飘扬
这一队骑兵同时拉住缰绳,齐齐握手成拳,敲在铠甲之上,大声喊道——
"万仞山将士,奉兵相令,疾驰八千里,代威武府贺法相归位!"他们没有舌绽春雷,但是那声音却同样传遍了整座中京
这三道祝贺完毕后,那中京城中,也纷纷响起了百姓的声音."七品武夫周勇,贺法相归位!""儒生韩奇,贺法相归位
"小女子翠玉,贺法相归位!""老汉李成余,贺法相归位
一道道百姓的道贺声,汇聚成煌煌民意,落入了皇城之内
此时此刻,陈洛站在长明殿中,听着长明殿那一根根廊柱内传出的百姓之声,心中微动
叶恒温和地笑着,他望向陈洛,轻声道:"陈爱卿,回应一下."陈洛点了点头,转过身,走出了长明殿
他站在长明殿外,深吸一口气,随即双手抱拳,声若洪钟,道:"本相,谢过诸位
说完,陈洛朝着那皇城外的方向,深深一揖
"大玄历正和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三.安国公陈洛,于长明殿中,接任法相一职,诗颂《干旄》,开万民诗气运之先河;百姓称贺声绕梁一日,响彻皇城.余亲观之,幸甚
中京城外十里的一间茶摊上,两个人正在喝茶,引得过路人纷纷侧目
这两人,其中一位看上去也就是四五十岁的模样,但体型过于强健,仿佛一座小山,两只眼睛上生着乌黑的胎记,而坐在她对面的,则是一个头戴斗笠之人,看身形应当是一位妙龄少女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引人注目的原因
这中京城,鱼龙混杂,自然少不了那些自恃身份的公子少爷,其中就有什麽三品大员的公子,见猎心喜,非要看看那斗笠之下女子的容貌
现在嘛,已经被埋在了女子身后的地里,只是露出了一个脑袋.后来这公子的护卫前来营救……也都被埋了."妹儿,你小弟娃上任了,我们啷个不去找他噻
那斗笠之下传来凌楚楚的声音."嬢嬢,现在去不得行
"我们要藏起来,看是哪个龟儿要算计小弟娃.""然后……"凌楚楚捏了捏拳头:"一起都埋了
那健妇闻言,恍然大悟:"晓得咯,这一次,我们要学老七.""嗯!"凌楚楚点点头,"我们这一次,是智斗
结束了册封,散朝之后,陈洛带着自己的僚属返回了位于中京西方的偏倚处总部
和叶大福说的一样,那公孙博确实有些孤高,和自己只是正常见礼,返回偏倚处后,就说要去处理公务,独自离开,倒是那吴庸之,热情无比,带着陈洛在偏倚处上上下下走了一边,也让那些没有资格上朝的偏倚处官员和陈洛见了个面
"陈相,可还需要去六扇门与狱部看看.偏倚处主要是开封府驻地,那两处地方并不与偏倚处建在一处
陈洛摇了摇头:"暂时不必了,过两日,让他们的司印主官来见见我就好
说着,陈洛走入了法相正堂,坐在了大位之上
"吴副相,我一事不烦二主,麻烦你将所有偏倚处官员的卷宗都调于我看."陈洛淡淡道,"目前所有在职和拟提调的偏倚处官员的卷宗,我都要
吴庸之微微一愣:"所有官员卷宗
随即,吴庸之怀疑地说道:"丞相,偏倚处上下,有品秩的官员不下三万,若是再算上六扇门的带牌捕头,那估摸得得有十万.您都要看
"对,都要看!"陈洛笑着点点头,"我看书快,花费一些时间,还是值得的
吴庸之见陈洛态度坚决,也不再多问,施了个礼,就出门安排去了.而陈洛则是深吸一口气,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很快,一个吏员就捧着厚厚的卷宗跑了进来,紧接着又跑进来一个,放下一沓卷宗……如此反复几次,很快法相正堂内的卷宗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陈洛也不着急,隔空取来一摞,就翻阅起来……
之前在临安的时候,叶大福和自己说了关于偏倚处的种种,陈洛满以为够了.但是今日受封的那一幕幕,让他大为触动
尽管他知晓法相的重要性,但是还是小觑了法相这个位置
尤其是长明殿中响起那百姓的道贺声,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之重
要官员卷宗,是要知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道命令都是由那些人在执行;他们姓甚名谁,出身是什麽,历年考评如何……去和每个人一一见面这不现实,但是身为法相,应当熟知每一个官员在自己这个体系中的位置,就好像武者要知晓每一个窍穴在自己身体中的位置一样
听颜百川说过,当今陛下虽然没有通读天赋,但是自从他登基以来,每一科进士的姓名\出身\擅长\调动的经历,甚至家中人口,都记得清清楚楚
融入体系的原则,是先认识人,再认识事
面对如山一般的卷宗,虽然麻烦,但是陈洛不敢不小心,他不担心自己辛苦,只担心自己哪里出了疏漏,就连累到一方百姓受苦
若是当官容易,那百姓就不容易;只有官难当了,百姓的日子才可能有奔头
幸好陈洛如今神魂大涨,机缘巧合之下有从青龙帝皇那里讹诈来的两颗露水之晶也有消解神魂疲倦的特效,因此这卷宗看得飞快,并且都是过目不忘
一连数日,陈洛都是端坐在法相大堂内翻阅卷宗,这新任法相的热度也在中京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关于陈洛当了法相之后,还有没有时间写《西游记》的担忧.好在陈洛早有安排,让獒灵灵将自己早已写好的"平顶山篇"一章章的发出去,也让人妖两族安心了不少
然而就在这一日,陈洛几乎还差最后十分之一就能看完所有卷宗的时候,首奉太监侯安突然前来,说是朝中有关于偏倚处的奏议,陛下请陈洛上殿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