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洛听到侯安的话,这才合上手中的案卷,数日来第一次走出法相大堂
"侯公公,到底出了什麽事?事关我偏倚处,我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坐在前往皇城的马车上,陈洛皱眉问道
朝廷上有关于偏倚处的奏议不奇怪,但是居然到了需要自己上朝应对的地步,那这事定然不小.可是既然不小,自己居然事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这不对劲
很不对劲
再联系自己刚刚上任,陈洛眯了眯眼睛,感觉是有不怕死的自己撞上来了
"看来我这几天埋首阅读卷宗,让人以为找到了什麽机会."陈洛心中想到
侯安见陈洛神情不悦,连忙出声道:"事情是这么一回事
"最近几日,不少御史家都被扔进了类似的包裹,里面全是一些案子的诉状!那些诉状将案情描述地十分清楚,其中不少还配上了关键证据和证词
陈洛闻言,问道:"这些案件,都与我偏倚处有关
侯安点了点头:"有状告六扇门滥用职权,捏造证据随意抓人的;有状告开封府收受贿赂胡乱判案的;更有状告偏倚处官员与地方主官官官相护的
"基本上每个案子,都与偏倚处有关!""御史那边就开始用这些东西做文章了."听着侯安的讲述,陈洛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嗨,国公爷,您也别太发愁."侯安换了个称呼,安慰道,"您之前没进过官场,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大玄吏治总体来说还是清廉的.只是大玄黎民以亿兆计,这大大小小的牧民官,没有百万,也有个五六十万
"就算百分之一有问题,那也是五六千人.""所以有这些案子,也算正常
"这种事原本不需要您出面.只是今日不知怎么的,扯到了偏倚处的规至上,这才来请您上殿
陈洛一愣,和规至有关
"正是,此次被检举犯事的偏倚处官员,全都是寒门出身."侯安点头道,"吴副相和御史争了几句,不知怎么的,话题就落在了寒门身上
"那御史们认为''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寒门出身的子弟受限家世,需求颇多,这有了需求,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容易犯错
"所以提出,寒门子弟不宜在偏倚处这等要害部门.于是提请奏议,要在偏倚处任职前增加家资限至
"因此陛下才下旨,召公爷您上殿."陈洛点了点头,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他还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上任法相,人人都会追随的地步.他能猜到颜百川那帮人的目的,那些大家族的家主会猜不到
涉及到利益,自然会有所动作.各有立场罢了
自己这法相的位置,必然会有挑战.听完侯安的话,陈洛算是明白了.原来那帮人的第一刀,是要砍在偏倚处的寒门身上
此时马车过了宫门,朝着长明殿而去,陈洛闭上眼睛,开始思索
偏倚处重用寒门,是从宋慈后期开始的,到了程南松手里,更将这个规矩发扬光大,这才导致如今偏倚处中,寒门子弟数量远远大于世家子弟数量
之前他们不动手,是因为不在乎,反正偏倚处伤不到他们.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马车停了下来,侯安替陈洛掀开车帘,陈洛施施然地走了下来.长明殿内
偏倚处一系的官员和御史台的官员怒目相对,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争辩着,龙椅上的叶恒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此时,陈洛出现在长明殿前,他迈过了宫门前高高的门槛,走了进来
陈洛出现在长明殿前的瞬间,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陈洛目不斜视,一步步地穿过了百官,走到了最前面,朝着叶恒行了一礼:"臣见过陛下
叶恒似乎这才清醒过来,笑了笑:"陈爱卿来了,来了就好,事情都清楚了吗
陈洛点点头:"侯首奉在路上都与臣说了."叶恒摆摆手:"那你也说说看."陈洛淡淡一笑:"是
说完,陈洛先是偏过身,望着那一干偏倚处官员,冷冷道:"偏倚处官员,身负维持殿内秩序之责,你们这般叫嚷嚷的,成什麽体统.都给本相站回原位
陈洛虽然平日里放荡洒脱,但他本就身处高位,也有不少杀戮,眼下板起了面孔,也自有一番威严
那偏倚处官员闻言,一个个重新站回自己在长明殿中的位置.只有那副相吴庸之还是气的一脸通红,说道:"柱国……
陈洛抬起手,打断吴庸之,又望向那御史中隐隐为首的人物:"本相在哪里见过你
那御史闻言,拱了拱手,说道:"在下许谦,五品追风御史,昔日法相立武院时曾有幸观礼
陈洛微微点头,又说道:"那些犯案的卷宗在哪里?本相想看看
许谦望向叶恒,叶恒点了点头,御史许谦一拍身上的储物袋,顿时两口大箱子出现在陈洛的面前
"柱国,这里全是
陈洛走上前,拿起一张状纸就看了起来,看完一张,又拿起了另一张……
一时间,长明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着陈洛看状纸
好在陈洛看得快,大约半个时辰就将两个木箱中的东西都看了一遍,这才吐了一口气
"柱国……"许谦见陈洛看完,说道,"看完这些,您觉得我等的奏议还有问题吗
"官位有权,便可捞油水.可这捞油水,也有大害小害,偏倚处执掌判案生杀大权,实乃要害部门,不宜重用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