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p>
街边的摊子上。</p>
房俊和贾五全愣住了。</p>
他们听闻盐价涨的厉害,却没想到,竟然离谱到了这种地步。</p>
盐这种东西,历朝历代都由官府把控,官营的目的,便是从中抽取巨大的利润。</p>
贞观年间。</p>
盐业由私人经营。</p>
目的便是让利于民,让百姓休养生息......即便如此,盐也不是说吃就吃,闲时吃淡,战时、农忙时吃咸,才是初唐的普遍境况。</p>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房俊的制盐法一出,李世民竟会欣喜若狂。</p>
直至安史之乱。</p>
各地节度使自立为王,俨然一个个小朝廷,大唐皇室威信扫地,税收锐减。</p>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p>
“榷盐法”推行,朝廷对盐就场专卖,官收官卖,从而盐价飙升。</p>
可即便如此。</p>
每斗盐也是一百一十文钱。</p>
现如今贞观一朝,盐价竟涨到了比肃宗时期还要高…这可真是离谱给离谱他妈开门,离谱到家了。</p>
房俊脑海中盘恒着对比。</p>
只听老汉接着说道:“某这是小本买卖,若是按照以往的盐量揉入面中,撒进汤里,怕是要赔的个底朝天呦......”</p>
“没办法,生意又不能停。”</p>
“于是只能想着这个法子,减少用盐,勉强维持着收支,不瞒二位军爷,咱这摊子,压根就不挣钱。”</p>
老汉说着,指了指前方:</p>
“这整整一条街,您随便找一家问问,但凡卖吃食用盐的,现在全都一个味——淡!”</p>
“淡出个鸟来了。”</p>
“可有啥办法?盐价涨的厉害,大家伙儿还得生活不是?”</p>
听着老汉的诉苦。</p>
房俊不解的问道:“盐价这么贵,难道官府不管吗?”</p>
“唉!官府倒是想管呢。”老汉愁眉苦脸的道:“盐店直接关门歇业,人家压根就不卖了。”</p>
贾五沉声问道:“那老百姓就不吃盐了?”</p>
“吃啊,人不吃盐哪有劲?”</p>
老汉苦笑道:“你想买盐,可以,夜深人静了,偷偷的在后门买…当然了,次日一早你可以去告官,可今后你们家再想买盐,长安城没人卖给你。”</p>
“不光你家,凡是那晚上买过盐的,以后盐店一律不卖,人家懒得去查谁告的密,直接株连......”</p>
“混账!”</p>
贾五啪的一拍桌子,骂道:“这帮狗娘养的盐贩子,都他娘的想造反吗?”</p>
“哎呦,军爷息怒…”</p>
老汉赶紧低声劝道:“您知道那些盐贩子背后站着谁呢吗——世家门阀!”</p>
“别说长安万年两县了,就算是三省大员,都得碰一鼻子灰。”</p>
“咱们呀,都在这挺着呢,就等着陛下出手,治一治那些坐地起价的盐贩......”</p>
听着老汉的絮叨。</p>
房俊和贾五,没滋没味的吃了胡饼,喝了羊汤,结伴去总部点卯。</p>
凝阴阁外。</p>
天暗星正等着,看见房俊出现,赶紧迎了上去,堆笑道:“二郎,你可算是来了。”</p>
房俊看了他一眼:“你先等着,我上去一趟。”</p>
天暗星笑道:“好好,你先忙。”</p>
房俊两人走进大厅,贾五好奇的问道:“刚才那位,是大帅的人?”</p>
“嗯,不良人。”</p>
“长得这么普通?”贾五回头看了一眼,“此人倒是适合藏匿伪装。”</p>
房俊脚步稍缓,双眸扫视着四周:“怎么感觉多了许多生面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