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p>
......</p>
群臣的心思百转千回。</p>
龙椅上的李世民却神色不变:</p>
“岑卿,侯君集抢钱抢物抢女人,可是犯了罪的,朕若是放了他,如何向天下人交代?”</p>
岑本文听罢,不慌不忙的道:</p>
“陛下,臣闻命将出师,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p>
“是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浚,隋之韩劾虎,皆负罪谴,人主以其有功,咸受封赏。”</p>
“由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p>
“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急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p>
“伏愿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君集等虽重升朝列,复备驱驰,虽非清贞之臣,犹得贪愚之将,斯则陛下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蒙宥而过更彰矣。”</p>
此言一出。</p>
孔颖达等大儒纷纷皱眉。</p>
岑本文洋洋洒洒一大堆话,其实核心意思很简单:</p>
将领在外征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p>
只要战胜了敌人,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即使贪婪,也可赏赐;如果战败,即使清廉也要惩罚。</p>
不仅以李广利、韩擒虎举例,他甚至还搬出了黄石公!</p>
最后还为皇帝想到了后路......陛下虽然有亏于律法,却使德政更加显明,君集等人虽然承蒙谅宥,而其过失也更加明显了。</p>
这样的理由。</p>
在儒家看来简直是荒谬!</p>
可在场的大臣全是人精,自然知道朝堂的规则。</p>
....有时候,矛盾的结果,并不以律法和公道为准,而是看谁的背影硬。</p>
几千年了。</p>
这一点从未改变。</p>
侯君集一直是皇帝的心腹,是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一切公道,在这层关系面前都要靠边站!</p>
而皇帝将他下狱,并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惩罚,也仅仅是在等一个机会......</p>
果然。</p>
李世民沉吟片刻,缓缓开口:</p>
“好吧,朕就依了文本,将侯君集释放出来,让他继续为大唐增添功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