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58章 太尉插手(1 / 2)

——中军大帐。</p>

诸将陆续入座。</p>

周彻坐在首席,董然为次座。</p>

因周彻特准,紫镇东也得以参与这场高层军事会议。</p>

借助中央舆图,他将此前自己的分析,再讲了一遍。</p>

周彻告诉他,不必做任何隐瞒。</p>

听完后,其余诸将一言不发——领头的没开声,他们还没有说话的资格。</p>

董然搓了搓他那极粗的胡须:“那依殿下的意思呢?”</p>

“我意,从各军之中,抽调骑兵,对张梓城展开支援。”</p>

“其余步卒,负责在天井关巩固防线。”</p>

“在张梓得胜,再全军推进。”</p>

周彻说道。</p>

董然皱起眉头:“方才这少年也说了,张梓南侧地形破碎,几百上千骑还能摆开,以骑兵大举压之,恐被地形切割,难以发挥出最大威力。”</p>

周彻笑了,道:“倘若地形开阔,一马平川,那此议便无必要了。”</p>

“即刻出动骑兵,横推叛军,以我军之锐,还能输了不成?”</p>

“如今,哪怕受制于地形,我部有两万四千骑,抵达战场后,哪怕被分割开来,也能凭实力硬吃下对手。”</p>

董然手一震:“硬吃?”</p>

“是,硬吃。”周彻颔首,笑道:“战场决胜,奇策少成,能立功往往的都是生吃硬打,不是吗?”</p>

“贼军号称六万,但战力如何能与我精锐相比?破之必然!”</p>

“殿下之言,固然有理,可战场之上,从未有绝对必胜之说。”董然摇头依旧:“何况是自知大股骑兵受限,自舍己长呢?”</p>

“倘若这两万四千骑有失,贼势必随之猛涨,而我军之败,也会使天井关与河内动摇!”</p>

“届时小乱成了大难,遗罪于国,不是小事!”</p>

“如董公言,战场上吾绝胜之说,那岂不是仗都不用打了?”</p>

有人开口,声音温润,话却直的可怕,可以说直接怼脸输出这位九卿级的将领了。</p>

众人闻声一惊,当看清发言人后,又立时恍然。</p>

——张伯玉。</p>

他的军职是平难将军司马,单论级别,在这军帐中差不多是最低一层了。</p>

但他是周彻府臣之将,可以看成周彻在军事领域的分身,是可以代表平难将军本人的。</p>

其余人身在军中、在官场,自然要尊崇董然。</p>

他则不然:“董公言用兵不利遗罪于国,可若张梓陷落,使收复并州一时难成,百姓罹难,难道就不是遗罪于国吗?”</p>

“张司马所言甚是。”王骥颔首,道:“何况我军赢面不小,这个风险可以接受。”</p>

“话说的很硬,这个责任,王将军你担得起吗?”</p>

说话的是河内中郎将司马震。</p>

“王将军不要一心只惦记着升官,步子迈的太急可不是好事。”董问冷笑。</p>

三河中郎将,俱归董然统领,又和他关系不浅:司马震在董然手下待过数年,董问是他同族的子侄辈。</p>

只有一个齐角,因是河东人,和周彻天然亲近。</p>

为什么?</p>

你老家捏在对方手里,你能和他不亲近吗?</p>

只不过,河东部因情况特殊,只有两千骑。</p>

兵少话语权弱,加之董然是自己顶头上司,齐角只能保持沉默。</p>

周彻眉一抬,眼中冷光迸现,直视董问:“这是在帐中议事,你是在做什么?哗动军帐,挑衅同僚吗?!”</p>

董问连忙道:“殿下,我没有这个意思。”</p>

“殿下。”董然也开口庇护自家人:“军中武人,擅弓马和少诗书,言语上不能和文人相较,望您多包含。”</p>

周彻眼神冷漠依旧:“董公的意思,军中不束缚这些?”</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