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图眼观鼻,沉默不语。</p>
朱龙缓了过来,叹道:“看来殿下还是对我的求稳不认同,不如您上书陛下,只要陛下答应,老臣愿卸下这主帅之职,交付殿下。”</p>
——你要么拿掉我这个主帅,你如果做不到,那在军中还是我说了算。</p>
周彻讽笑:“太尉似乎不敢回答我的问题。”</p>
周彻在说责任,而朱龙则在谈卸任。</p>
“并州之祸,生灵受难,责任在韩问渠、在叛军。”董然道。</p>
“责任也在害怕担责,惧而不战之人!”</p>
说话的是随行的皇甫超逸。</p>
他的军职不高,奈何人家靠山太大,除了周彻还有皇甫氏撑腰。</p>
“秦度饮败,负伤难起,我意让褚飞暂领此职,殿下以为如何?”朱龙绕开了这个话题。</p>
“我不同意。”周彻想都不想就回绝了:“负伤便要停职,将来哪个将领敢冒险?”</p>
“我讲的是当前之势。”</p>
“我讲的是日后之路!”</p>
“叛军势如此,只能顾眼前。”</p>
“叛军势如何?我怎未曾见!”</p>
周彻豁然转身,盯着朱龙:“太尉,叛军势如何?”</p>
“火焚六郡,残民百万,威胁三河,势已滔天。”朱龙回道:“我见得多了,深知败军只在骄兵之时,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p>
周彻笑了:“太尉,你老了。”</p>
朱龙愣在当场。</p>
周彻已转身离去。</p>
董然蹙眉:“太尉,褚飞之事?”</p>
“容后再商量。”朱龙摆了摆手。</p>
周彻总督六营,这件事绕不开他。</p>
等到离开此处,董然又道:“方才六皇子所言,似有归责于您的意思。”</p>
朱龙笑了,道:“只这一条路走,如何证明我是错的呢?”</p>
“陛下不问过程,只要结果……只要我最终能平定并州之乱,便有功无过,谁也究不了我的错。”</p>
“何况,我有错吗?”</p>
“自然无错!”董然失笑:“他太年轻了,且在河东刚立奇功,自是急切之时。”</p>
“他的急切不是立奇功,而在于并州的主动。”朱龙轻轻摇头:“一步缓,则步步缓,他深知此理,却又无可奈何,故今日猝然爆发。”</p>
“原来如此。”</p>
随后,朱龙下令,命步卒率先入驻关内,骑兵驻于关南。</p>
使团营内,梁乙甫询问身旁人:“他们备骑兵了吗?”</p>
“没有,他们将骑兵放在军后,不打算动用。”随从回道。</p>
骑兵步兵动静差距很大,是瞒不过同行军的人的。</p>
梁乙甫微微点头,走向萧焉枝帐中——萧焉枝依旧被扣在周彻帐里,唯有她的婢女在此。</p>
“我清楚。”</p>
婢女点头,将信绑在海东青脚上:“夜黑之时,再行放出!”</p>
周彻主帐内,皇甫韵道:“一定要当心,除了盖先生外……这十人你也带去。”</p>
她将手一引,帐外走进十个雄壮大汉,尽是身材高大,面容凶悍粗犷之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