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七城,俱已派人连夜赶去,相信不久便有消息传来。”</p>
“——报!”</p>
话音方落,帐外有人入,是周彻的探报:“启禀殿下,路县、谷远二城已收服,诛叛军三千余人,城中损失正在清点!”</p>
朱龙再度沉默了下去,脸色变得越发难看。</p>
周彻笑了一声,随手扯出一把椅子,就在当中坐了下来:“既然太尉需要沉思,我们就一块在此等等消息,可好?”</p>
朱龙深深的望了他一眼,缓缓点头。</p>
三刻钟后,又有探报来传:“犁亭县已复……”</p>
“武乡县已复……”</p>
“沁县已复……”</p>
直到天色晚时,最后一封完整的线报送来,比起之前要长了许多,是丁斐亲自安排的:</p>
“我军到时,邻近各县人马溃逃入涅县城中。”</p>
“有乌延狗受韩问渠之命入城,督各城叛军守城。”</p>
“我军重新夺回城池……薛定已死,悬尸树上,为王颉所杀。”</p>
“另,羊头山已有重兵把守,且工事完备,据乌延俘虏供述,工事彻底完善是在头一日——可叹!这一日之功,不知要延收服并州到几时。”</p>
朱龙不愧是大人物,众人都坐的屁股生痛时,他依旧端坐在那,沉稳得很。</p>
直到‘头一日’三字一出,他身躯明显一震!</p>
“可叹!可惜!”</p>
周彻叹息起身,来到朱龙面前:“太尉,信中所言,你可听清了吗?”</p>
朱龙声音僵硬:“殿下一日之内,大破叛军,连复九城,此并州之福。”</p>
周彻大笑,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尉还是将这些好话留着,说与父皇听吧!”</p>
就此离账。</p>
“太尉……”</p>
等到周彻走了,诸将才觉胸口压着的巨石被卸下,纷纷出声。</p>
朱龙满脸疲倦之色,只是挥了挥手。</p>
诸将不敢停留,步伐匆匆。</p>
董然留步,面带难色:“太尉,他这是挟功逼您揽责啊!”</p>
朱龙叹气:“董公有什么要说的吗?”</p>
“太尉当真愿意屈服吗?”</p>
“不屈服,又能如何呢?”</p>
“他只能逼迫您,但决断诸事的权力,还在陛下手中。”董然道:“陛下为顾大局,北战初开,只要您不开口,他绝不会轻易换帅。”</p>
“因此,是进是退,是就此揽下一切黯然退场,还是后续寻机弥补,全由您一念而定。”</p>
顿了顿,他又道:“凭您的威望,哪怕退下来,也可以暂居九卿之职。”</p>
譬如,自己也跟着背点锅降职,然后这个前将军不就空了出来?</p>
朱龙眼神闪烁,望向一旁:“取我笔墨来,拖了半日,是该上书了。”</p>
周彻帐中,张伯玉持笔,周彻口述:</p>
“国难当头,诸将避战在后,酿酒作乐,还假借激励军中士气开脱,实在可恨。”</p>
“为收三军之心,请父皇特准儿臣,待时机成熟时,驱此数将上阵,命其与叛军大军决死!”</p>
张伯玉愕然顿笔:“殿下,真这么写,陛下能答应我们吗?”</p>
“你写就是了。”</p>
——太原,晋阳。</p>
原并州第一城,如今所谓晋王的都城之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