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向朱龙一揖:“于此,谢过太尉提携之恩。”</p>
“杨公不必如此!”</p>
朱龙连忙将他搀住。</p>
大旗竖起,他命人召并州和军中文武前来议事。</p>
为了避免陆轩不至,他还特意让人去召:以持节钺之臣的名义。</p>
未久,张梓城内众人至。</p>
陆轩身边,除紫镇东随行外,还有城中官员、名望十数人。</p>
周彻没来,代表他与会的此前赶到张梓的张伯玉和贾道二人。</p>
“陆公别来无恙。”</p>
陆轩一入座,杨棣便先声开口。</p>
他就任并州时,也曾和陆轩共事,为陆轩上司。</p>
对于此人,陆轩也甚知之:表面上的道德之士,极好虚名。</p>
其人离任并州前,曾暗示陆轩去京中走动,他好借机推陆轩上位——遭陆轩婉拒。</p>
总得来说,两人相处并无大矛盾。</p>
陆轩便拱手还礼:“杨公何以至此?”</p>
杨棣笑道:“你稍后便知。”</p>
“好了,既然人都到齐了,便可以开始了。”</p>
朱龙开门见山:“平定并州,单有武人在前线用命还不够,抚慰地方,急需有能重臣。”</p>
“昨夜我往上党郡府查探时,见陆公事积如山……想陆公以别驾之位,擎并州乱局多日,早已心力交瘁,大任担之甚艰。”</p>
“杨公久任并州方伯,官场、人事、民生无一不通,是暂任方伯的不二人选。”</p>
“我意,让杨公即刻担下大事,我也会呈文书于朝。”</p>
“不知诸位,可有异议?”</p>
他麾下文武,自无异议。</p>
只是张梓城那些人,立即引发一片议论。</p>
奈何,杨棣曾做过方伯,他们也不好太反对。</p>
“不知陆公意下如何?”朱龙问道。</p>
陆轩抬头看他,又看了看杨棣,道:“我虽为并州别驾,终是属吏,算不得朝廷命官。方伯之位,确实不敢擅居。”</p>
“只是今日并州之乱局,和当年大有不同……位可让,唯忧并州百姓。”</p>
“陆公不必忧心。”杨棣笑道:“你依旧可以在我手下任职,从旁辅佐。”</p>
“既如此,那和陆公在任有什么区别?”陆轩身后,林氏主忍不住发话。</p>
朱龙、杨棣笑容尤在,董然却已拍案大怒:“放肆!”</p>
“此间重臣议事,谈的是国家安危,你一豪强商贾之家,让你来旁听已是开恩,怎敢擅语乱堂?”</p>
“左右,给我拖下去,军棍二十!”</p>
“是!”</p>
帐中武人得令,伸手即来扯人。</p>
“且慢!”</p>
陆轩喝止,道:“林氏主只是快言,后将军何以不能相容?”</p>
“此乃帅帐,言谈关乎万千性命,容不得半点差错。”董然正色道:“陆公既然算不得并州方伯,只怕从我这军法棍下,尚捞人不得。”</p>
闻言,杨棣脸上笑意愈浓,望着陆轩一行。</p>
二十军棍,可轻可重。</p>
往轻了打,那就是一点皮肉伤。</p>
要存害人之心,只要十棍,便能送人上路!</p>
张伯玉眉头一紧,就要起身。</p>
贾道按住他的手,微微摇头,低声道:“不要出头,去请殿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