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02章 砲阵(1 / 4)

敌军守将很清楚这个道理,也知道自己胳膊不如周彻粗,所以蒙头死守。</p>

很聪明,也是最为正确的应对之法。</p>

于是,周彻、朱龙乃至全军上下,都得到一个共识:稳扎稳打。</p>

所谓稳扎稳打的攻坚,无非掘地道、堆土山、造器械、缓进慢推互相消耗。</p>

挖地道是不可能的,山体表面是浮土,下面是顽石——等你挖穿过去,大夏皇帝都换好几轮了。</p>

堆土山差不多意思,你要堆和山一样高的工事?</p>

所以,只剩造器械这一条路。</p>

好在周围木石管够,最先抵达这里的丁斐已经带着百姓砍了不少木,并起了两架砲。</p>

此前砲打呼延贺兰,用的就是丁斐的砲车。</p>

这种砲车又被称之为单梢砲,由砲柱、砲梢、砲窠、砲石、砲索组成。</p>

首先,在平地立起一根砲柱,砲柱顶端架设砲梢,在砲梢一端安装砲窠。</p>

这个砲窠,就是填放砲石的地方。</p>

砲梢的另一端系着数十根拽索,又被称之为砲索。</p>

在发动时,先填入石头,再用数十人——没错,一般是四十人为一组,同时拽动绳索,将石头抛出去。</p>

加上运石、填石等等程序,一辆砲车运行需要近六十人之功。</p>

单人力就算了,主要是这玩意还打的慢,容易坏,抛两次石就得换绳子。</p>

周彻决定对砲车进行改进:</p>

他取消了砲索,将绳索换成了数吨重的重砣;在砲梢一端加入扣发装置。</p>

如此,使用之时,只需激发扣发装置,重砣沉下,将石抛出。</p>

新砲推出后,效果极佳!</p>

这玩意用的人力少,投石速度快、打的更远、威力更大!</p>

八九十斤的石头,能够轻易抛上山去。</p>

山上工事压力变大,常有被轰塌。</p>

赤延陀只当周彻造的砲车更多了,只能加派人手修缮、加建工事。</p>

周彻命张伯玉调集人手,加紧制砲。</p>

他又召紫镇东,让他收拢一批陶匠,制作大量陶器。</p>

“陶壁要厚一些,不能过于脆弱,需能受的住力。”</p>

“上面的封口要紧实,愈多愈好!”</p>

紫镇东也不多问,领命去办了。</p>

许破奴找了过来,面色严峻:“殿下,一件怪事。”</p>

“怪事?”</p>

周彻将手中的东西放下。</p>

那是方才张伯玉和紫镇东送来的,统计的这几日砲车和陶罐赶至数量。</p>

“山崖上有十二人纵身跃下,身裹毛毡,躺在地上不曾动弹。”</p>

“我差军中医官去看了,医官说生死未知,不能擅动。”</p>

常年板着脸的盖越都露出惊容:“从山顶上跳下来?”</p>

周彻扯起一旁的披风:“带路!”</p>

周彻抵达时,十二人中,有八人已经盖上了白布。</p>

“见过六皇子殿下。”一名军医行礼,并递上一沓信。</p>

其中几张,已是染血模糊:“他们手里握的,死也不曾松开。”</p>

“六……六皇子……”</p>

没等周彻低头看信,一个卧在毛毡中的人,忽然发出了声音。</p>

他醒了过来,用手支着身子,试图将头抬起。</p>

“别乱动!”军医赶紧阻拦。</p>

他没有听,而是用手支着自己翻了个身,让自己仰面朝上。</p>

周彻来到他跟前,半蹲下来:“你是来寻我的?”</p>

“是。”对方点头:“我叫王川,并州王氏……也就是司空王宸那个王氏中人。”</p>

“韩问渠掘坟墓、强征民夫、洗劫百姓……他还用鬼方胡人,屠戮妇孺……”</p>

“屠戮妇孺?”贾道皱眉:“他图什么,这岂不是坐失人心?”</p>

王川惨然一笑,吐出几个字:“充军粮。”</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