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说归听说,这个年代……吹牛扬名以博取高位的人,还会少了么?</p>
在许多降军眼里,这个少年只是蒙皇子恩宠,所以才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罢了。</p>
平日里言语也不多,性格沉闷……直到这一刀,才使人心敬惧。</p>
紫镇东环视众人:“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谁营中率先泄密,便是兵败在此,我也要尽诛其营,听清了吗?”</p>
众人面色一凛,纷纷抱拳:“谨遵将令!”</p>
手下人成分太复杂,紫镇东决定将消息先掩着,免得军心动。</p>
压制了众人,他才对来人道:“你歇下,我会安排人往另两路传信去。”</p>
——东北方向,王骥所部。</p>
这是优势最大的一处。</p>
战力上,王骥手下是北军加河内骑士的组合;兵力上,他足有步五千、骑七千,比对面的万骑单位人也多。</p>
王骥是军中老人了,打仗特点主要两个字:一叫稳、二是阴。</p>
作为皇甫家嫡系故将,他对于传统兵法的运用是相当成熟的,具体成熟体现在——他始终把七千个河内骑士藏着!</p>
也就是说,对峙多日,在折兰月的视野中,对面只有五千北军。</p>
但他依旧没有轻敌,需知那是五千北军,而且占住了一片高坡地形。</p>
对峙前几日,雨水不停,双方都没有战斗的欲望——大雨天,弩作废、弓被削。</p>
这对于擅长骑射的西原人而言,是巨大的限制。</p>
直到雨停后,折兰月开始进攻了,打击方法也非常简单——递近、射箭。</p>
等汉军一动,他们立即后退拉开,绝不硬碰硬。</p>
等汉军退回,又立即拉过来放箭。</p>
没错,就是后世所谓的风筝打法。</p>
简单无脑又无解,如果你追不上,就会被一直射到崩溃。</p>
事实上,寻常军队,在经历几番箭矢打击后,军队就会开始崩了。</p>
这和厮杀不同。</p>
厮杀是硬碰硬的对砍,哪怕我个对个砍不过,多死几个人总能换一个吧?</p>
可被风筝,那是生生憋屈死!</p>
面对折兰月这种灵活打法,王骥和皇甫超逸则以‘笨拙重击’反打。</p>
所为笨拙,就是站在那不动,凭盾大甲坚硬抗!</p>
恰好,这是步兵营的长处。</p>
别看步兵营这名字取的轻易,彼辈可是当世最硬的重步兵!</p>
一个个就像铁王八,移动缓慢,防御无双。</p>
主武器是盾牌,附武器是短锤。</p>
长枪几乎没有,有长度也不会超过人长。</p>
他们成排立在那,就像是一个个铁罐头。</p>
防御虽厚,他们也不会傻傻得用甲去扛对方的破甲箭——大盾往前一立,那就安全许多了。</p>
而重击,就是依靠射声营。</p>
射声营是不用弩的,因为弩威力太小了。</p>
没错,正常来说,弩的威力是不如弓的,不正常的那是床弩。</p>
他们用的是超重弓——所以那些射声营将士胳膊非常粗,上围极度夸张。</p>
在敌人骑兵递近后,他们会张开重弓还击!</p>
如此,双方的正面数据便有了:</p>
西原军,人多、移速快、攻速快、灵活程度高;</p>
汉军,人少、几乎没有移速、攻速较慢、但防高攻高。</p>
双方反复拉扯,可称平分秋色。</p>
“这王骥只会打呆仗!”折兰月恨得牙痒痒。</p>
他动用过数次诱兵战略,但对方别说上套,连动都不带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