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已经告知何景初他们尽快带小公子转移了。”</p>
朝华从外面回来,额间满是细密的汗珠。</p>
姜琼月摇着团扇对着窗外愣神儿,不知道在想什么。</p>
过了一会儿才点头示意她听到了。</p>
自从谢吟走后,她的精神一直都有些恍惚,有时就连吃饭,也要朝华提醒她两三次才动身。</p>
“夫人...”</p>
朝华半蹲在她膝前:“朝华知道最近之事对您的打击有些大,但总这样身体会受不了的。”</p>
“打击?”</p>
姜琼月垂目看她。</p>
她并不是被打击,而是有些迷茫。</p>
一直以来她凭借自己前世的记忆,还有对发生事件的判断来搜集魏氏母子的证据。</p>
觉得只要有铁证,无论案子在哪里过堂,都一定能坐实他们的种种恶行。</p>
可是经历过上次的事之后,谢吟的话让她思量许久。</p>
有些证据看上去板上钉钉,但只要审讯的人不信或者不愿相信,不许相信,不用别人做手脚,自然就会功败垂成。</p>
所以如果证据并不是搬倒永平侯谢氏的最好办法,那什么才是?</p>
临兵斗者如果不会于阵前,那又该如何分出胜负?</p>
她脑子有些乱,索性不再去想。</p>
“天气燥热,有酸梅汤吗?”</p>
姜琼月说。</p>
朝华一听夫人有胃口了,顿时开朗。</p>
“有,奴婢这就去!”</p>
她脚程很快,不到半刻钟的功夫,就端着一个瓷碗回到姜琼月面前。</p>
姜琼月浅尝了一口,梅子的酸味和糖的甜味相互交融,在口中释放出浓郁的果香。</p>
“好喝。”</p>
就是不如果酒醇厚。</p>
朝华看着姜琼月渐渐恢复往日的娴淡从容,心里的石头微微放松下来些。</p>
随即她想到另一件事,犹豫着要不要开口。</p>
“夫人,听说孙婆子的儿子杀了他亲娘之后,也在拒捕中被当场格杀。”</p>
姜琼月并不意外。</p>
早在孙婆子被当做替罪羊送进抚司衙门的时候,她就猜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p>
鼻尖有一阵苦涩的药草味道传来,姜琼月抬目扫视,见不光侯府,远远近近的院落都时而有青烟飘出,问道。</p>
“这是在烧什么?”</p>
朝华哦了一声回答:“城里最近瘟疫横行,很多府邸都在烧艾草防止染病呢。”</p>
一边说还一边奇怪。</p>
“往年的疫病都是发于冬至,盛于立春,灭于清明,这次也不知道怎么的,都过了立夏反而严重起来了。”</p>
姜琼月闻言,想起前世大概也是这个时候,连同盛京在内的中原地区,因为这场来势汹汹的疫病,死了很多人。</p>
后来是宫中寻得一位天师,研方用药有区别于寻常的手段。</p>
将香粉中加入草药,绕城熏点了足足七日,救治了盛京大部分病患。</p>
后来他也凭借这次救治一举得名,得国师之封,深受成帝信任。</p>
不过姜琼月倒不是第一次听闻用“药香”治病救人的方法,以前的闺中好友陆照荧就是用香的好手。</p>
不但能熏衣提神,更能“香”到病除。</p>
所以她曾经一直以为,这个国师很有可能也跟陆照荧同属一门,是药王谷的传人。</p>
想到普通的艾草并不能抵御这次的疫病,得用一种来自西域特殊药材,姜琼月想了想对朝华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