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嗤笑:“算了,朕与信国公君臣相交,又怎么会不相信他的女儿呢,你既是来赴国难,要是打了胜仗再被处罚,怕就不是只有你侍从一人说朕无情了。”</p>
说着他一碗清粥已经全部下肚,放下碗筷道。</p>
“不过朕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行事不要太过,不然被某些人抓到把柄,别怪朕到时候也救不了你。”</p>
姜琼月知道成帝这是暂时放下了对姜家的猜忌,同时也在提醒她,朝中有人盯着姜国公,让姜家人小心行事。</p>
终于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她粲然一笑。</p>
“臣女谢陛下不罚之恩。”</p>
成帝看着她明媚的笑容,心头莫名一动。</p>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要...”</p>
他喃喃出声。</p>
姜琼月没听清,下意识问道:“陛下说什么?”</p>
成帝眼神如钩,在她身上又抓了几把之后,站起身来。</p>
“眼下还不是时候,等回盛京再说吧,走了。”</p>
说完他又不死心地问了一句。</p>
“你说北戎人这次退去,是否还会卷土重来呢?”</p>
姜琼月想了想道。</p>
“听说败走束宁的那名将领是北戎的三皇子,同二皇子耶律桀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这次拖了北戎军南下的后腿,想来回去免不了要受些责备,为了找回脸面,也会再次试图寻找机会,袭扰我大央边境。”</p>
成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p>
“既然如此这都尉你就先当着吧。”</p>
说着他拍了拍姜琼月的肩膀。</p>
“等回到盛京,朕再考虑如何封赏。”</p>
语罢他余光落在旁边的梳妆台,上面放着一个打开的红绸铺底锦盒,中间躺着一支十分精致的白玉簪子。</p>
“这簪子样式雅致,倒是十分衬你,心上人送的?”</p>
姜琼月愣了愣,摇头道:“啊,这个,不是什么...”</p>
她想说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成帝却大手一捞。</p>
“既然如此,那送给朕吧。”</p>
说完也不管她同不同意,直接拿在手里推开房门走了。</p>
姜琼月半天才叉着腰埋怨。</p>
“这人怎么不听人把话说完呢!”</p>
她这下可拿什么跟谢吟交代啊。</p>
大军于数日后的清晨开拔,沿着蜿蜒的古道,凯旋回京。</p>
沿途的百姓知道边境胜利的消息,纷纷涌出家门,他们手持鲜花,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敬意。</p>
孩子们跳跃着,向士兵们投掷花瓣,妇人们也难得走出家门,用歌声和掌声迎接这些保卫家园的英雄。</p>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凯旋的军队上,仿佛是天意的赞许。士兵们的盔甲上刻满了战斗的痕迹,每一道划痕都记录着一场激烈的交锋,每一块凹陷都承载着生死的较量。</p>
这一路走的有些漫长。</p>
随着军队的临近,京城的城门缓缓开启,城楼上的钟声敲响,回荡在每个角落。城中的官员和贵族们身着盛装,站在城门口迎接。</p>
看到成帝的战马出现的那一刻,百官屈膝下跪,呼声震天。</p>
“臣等恭贺陛下得胜还朝!臣等恭贺陛下得胜还朝!臣等恭贺陛下得胜还朝!”</p>
在众多接迎的身影中,姜琼月一眼就看到那个如青竹般的脊梁。</p>
视线交汇,谢吟也看到了跨坐在战马月影上的姜琼月。</p>
瘦了些许,也黑了些许。</p>
但一双眸子仍旧明亮动人。</p>
她此刻未戴头盔,乌黑的长发扎起一个高马尾,显得英武又不失俏丽。</p>
只是...</p>
谢吟眸光暗了暗。</p>
她亦没有带着他送的那支白玉琼花发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