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陈云不再关注此物,转而施展法术开启了另一个长方形木盒,露出了一段翠绿色的,仿佛尚未成熟的未知灵草的茎杆。
他如法炮制,用剑芒将这段茎秆削去一小部分,放入了小鼎之中。
就这样,陈云依照丹方,精心挑选并逐一将各种材料投放到小鼎之中。最后,他取出了一颗灵烛果。
青色剑光一闪而过,将灵烛果分成四等份,取其中一份投入了小鼎之中。
陈云这才对悬浮在空中的鼎盖轻轻一点。
鼎盖垂直落下,将小鼎严密地封锁起来。
陈云深吸一口气,再次张开嘴巴。
青色婴火从口中喷涌而出,火焰瞬间暴涨,室内的温度再度飙升。
此刻,陈云全神贯注地盯着火焰中的小鼎,双手十指不停地弹跳,一道道法决精准无误地落在小鼎之上。
不久之后,小鼎内部开始传来阵阵雷鸣般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陈云见状,眉头微微一皱,手中掐诀的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时而缓慢,时而迅疾。
小鼎内部的雷鸣声也跟着忽高忽低,显得颇为怪异。
此时此刻,陈云的面容虽然依然平静,然而双眼却闪烁着蓝色光芒。
仿佛能够穿透鼎壁直接观察到小鼎内部的丹药状况,整个人看上去无喜无忧。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就在陈云专心致志地炼制丹药之际,位于盆地中的祭坛附近,鬼灵门的队伍也终于成功地攀爬到了高达数百丈的祭坛顶部。
令人惊叹的是,建造祭坛的古代修行者似乎别具匠心。
祭坛阶梯上的禁制极为复杂,从祭坛底部开始,每当人们向上攀登一定高度,身上所承受的重力便会立刻增加许多。
因此,他们从底部攀登至祭坛中部仅仅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然而由祭坛中部继续前行直到顶部,却耗费了整整一天一夜的辛苦努力。
甚至在过程中不得不在中间休息半天,以恢复耗尽的法力。
鬼灵门门主以及其他元婴期修士尚且能够顺利到达山顶墓穴顶部。
然而结丹期的三位弟子想要抵达目的地则属相当吃力无疑,尤其是在最后十余层台阶之上。
举步维艰,几乎每迈出一步即承受着超过千斤的重量牵引。
这些结丹期道友们不得不艰难地逐寸移行才能达到这个位置。
然而,显然最为轻松自如者莫过于魏无涯。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几乎未曾看见禁制对这位元婴后期修士产生任何显著的影响,他始终展现出冷静镇定的心态,未曾流露出丝毫疲惫的迹象。
事实上,即便王天古等人在抵达最后阶段时亦只能做到走一步歇息一下,面色显得极为苍白。
魏无涯的这种表现令鬼灵门门主在目睹之后,心中不禁暗暗吃惊,对其评价也随之提高。
尽管他们一行人的修为参差不齐,但在鬼灵门门主的悉心关注下,他们最终成功地同时登上了祭坛顶部。
一旦踏上祭坛,那种原本沉重如山的压力顿时烟消云散,那些鬼灵门弟子终于得以松一口气。
尽管他们拥有护体灵光的保护,但从祭坛底部一路走来,仍然使得他们各个感到腰酸腿疼、全身乏力。
这种在普通人生活中所常见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久违多年。
毕竟在平日里,他们只需轻轻一跃便可到达目的地,何曾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折磨。
王天古等人对此视若罔闻,一旦踏上此地,便立即开始四处张望。
这里的面积达到了百余丈宽广,地面覆盖着晶莹剔透的白玉砖。
中央矗立着一座由碧绿美玉精心制作而成的长达六七丈的巨大供桌,周围则是空旷无人的环境,祭坛四角分别树立着一根高达十丈的青石柱。
这些石柱表面刻印着繁复的符文与咒语,看似深奥难解,古老无比。
而在这些石柱顶端各蹲伏着一尊栩栩如生的麒麟石像,形态各异,并散发出淡淡的灵光,如同别具特色的艺术品一样。
如此简单的事物,他们自然在短时间内便已浏览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