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p>
今天刚鸡叫。</p>
场长就把涉事的男知青们,全都撵了出来,让他们挨家挨户刨茅房。</p>
轮到李有财家时,他们这些人已经干了三个多小时,刨了二十几户人家。</p>
知青们看到李有财站在院子里,一个个脸色更加的难看了。</p>
“茅房在那边呢。”</p>
李有财指着自家茅房的方向,多少是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p>
这些知青,可没半点值得他同情的地方。</p>
偷鸡摸狗也就算了,竟然还跟刘皮那种人混在一起。</p>
让他们这些人刨大粪,都是便宜他们了。</p>
昨天张狂的气焰没了,几个知青谁都没说话,拿着工具绕过李有财,去了茅房。</p>
临近中午,李有财将昨天和今天上午收来的林蛙、蝲蛄一并装在骡车上。</p>
数量比昨天还多出了四水桶。</p>
李广户赶着骡车,父子俩再次前往县城。</p>
到了水产公司一楼称秤,林蛙387斤,蝲蛄163斤。</p>
足足领到了1277块钱。</p>
又是一整沓的大团结,看的李广户咂舌不已。</p>
这钱赚的简直太容易了。</p>
没有着急回家,爷俩赶着骡车去了一趟裁缝铺。</p>
之前李有财做的棉袄棉裤他还没来得及取,这次正好一并再给老爹和李有杰做一套。</p>
“花那个钱干啥,我身上的这件又没坏。”听说要给自己做衣服,李广户连连拒绝。</p>
老一辈人的钱,都是一分一毛攒出来的。</p>
艰苦朴素那是已经刻在了那一代人的骨子里的,李有财没想改变谁,只是想让身边的这几个亲人,都过得好一点。</p>
“做一套吧,又没几个钱的事,眼看着天更冷了,穿暖和点少遭罪。”</p>
李有财按着李广户,硬让老裁缝给老爹量了尺。</p>
要是以前,李广户还真舍不得,不过现在他也算见过钱了。</p>
李有财从衣服架上又选了一套标价35元的藏蓝中山装,和一顶标价2元的前进帽。</p>
一起套在了李广户的身上。</p>
头上顶着前进帽,身上套着中山装,有些佝偻的肩膀,那造型活脱脱的本山大叔翻版。</p>
只可惜,本山大叔要等到90年才第一次上春晚,这会距离他闻名全国还早了10年呢。</p>
“还挺合身。”</p>
“不行,我哪能穿这么好的衣服呢,这都是领导穿的,给我穿白瞎了。”李广户想要脱下来。</p>
“你不就是咱家领导吗,一共五口人,你领导四个还不够啊。”</p>
“穿着吧,挺好的。回家再刮刮胡子,还不把那群老太太给迷死。”</p>
“一天天的,再跟我瞎胡扯,看我不削死你。”</p>
“爹,我妈都走了多少年了。你一个人拉扯我和有杰,已经够辛苦了,现在我俩都长大了,你也别太苦了自己,要是有相当的,你就再找一个,我和有杰都支持。”</p>
养儿这么大,李广户还是第一次从李有财嘴里听到这样的话。</p>
心里暖哄哄的。</p>
“算老子没白养你这个崽子。”李广户穿着新衣服,左右转了转,就没再脱下来。</p>
离开裁缝铺后,李有财坐在骡车上,爷俩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不少好东西。</p>
以前不舍得吃的罐头,买。</p>
猪肘子,买。</p>
······</p>
回家路上,骡车路过北味饭店门前。</p>
李有财特地歪脖子看了一眼。</p>
饭店的大门上紧闭着,上面挂着一块‘今日暂停营业’木板。</p>
饭店关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