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直接笑出声来。</p>
他?</p>
加入辩论?</p>
谁不知道你是白手套?</p>
谁不知道你当校长也是钦定的?</p>
造势嘛!</p>
给白手套加光环嘛!</p>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p>
比如破解黎曼猜想,从一开始就定了题目的,华夏提前把结论给他——背下来就行了。</p>
可这次……</p>
辩论题目是克尔斯提出的!</p>
说白了,无法预知辩论题目,不存在提前准备一说。</p>
这种情况下他加入?</p>
你丫知道湍流是什么吗?</p>
“没问题啊。”</p>
克尔斯强忍笑意:“只要来自神州理工,都可以加入辩论——陈先生当然可以。”</p>
于是。</p>
陈皓走到黑板前面。</p>
拿起粉笔开始写:“我认为,克尔斯教授的研究方向,根本无法解决湍流问题。我的方案是用能量梯度理论,描述层流到湍流的转捩。”</p>
“证明对转捩流动和湍流流动,存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奇点。”</p>
“在此奇点位置,流向速度突变为零,速度发生间断,而压力产生峰值……”</p>
台上。</p>
以钱老为首的科学家,露出意料之中的表情。</p>
毕竟,他们跟陈皓是老熟人,很多都跟他多次共事,甚至把他当成偶像。</p>
在他们心里……</p>
但凡科学界的问题,对陈总都不是问题!</p>
台下。</p>
三姨一家和马校长等人,一个个全都茫然不知所云。</p>
这些对他们来说,跟听天书没区别。</p>
另一边。</p>
以克尔斯为首,研究湍流问题的科学家,则集体陷入无尽震撼中。</p>
由于该课题是世纪难题。</p>
双方是按照,各自研究方向和理解,去辩驳对方种种观点。</p>
可陈皓……</p>
他不是单纯反驳对手.</p>
而是从根本上解决湍流问题!</p>
陈皓一边写、一边讲解。</p>
克尔斯等人回过神,凑在一起对陈皓所写的,分工合作进行推算验证。</p>
时间流逝。</p>
“所以。”</p>
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p>
陈皓书写速度极快,已经换成好几块黑板,密密麻麻全是字符。</p>
终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