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p>
当张汉水打开最后一层包裹,才看到它的真面目?</p>
钗子?</p>
不对,应该是簪子才对。</p>
虽然簪子和钗子是同物,同样用于头发的锁紧与装饰品,但还是有区别的。</p>
簪子为单根,长、细,但钗子不同,是双,主要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所以叫钗。</p>
同时,簪子与钗子的用法上也有讲究。</p>
簪子,男女老少皆宜,是不分性别老少古代的一种通用首饰,也就是发簪。</p>
古代男女,都是留长发,所以发明了发簪。</p>
钗子,簪子的衍生品,一般用于女性穿戴,既可以用于绾住头发,又作用于一种发饰。</p>
无论簪子还是钗子,即可固定头发,又可以当头发上的装饰品,在尾部弄花,镶嵌珍珠宝石等,还可以弄成凤凰,野兽,花草树木、昆中等的样子作为看点。</p>
据传,簪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非常久远。</p>
起初是用竹子和木头,而后用一些特别的石头、动物的角,打磨而成,比如象牙、鹿角等。</p>
而后是铜、金、银、玉石、玛瑙等等,都可以做成。</p>
而眼前这根簪子,就是银簪子,尾部还镶嵌了一颗红色宝石,看起来年代久远,应该是出自古代的一件古董,非常有收藏价值。</p>
份量也不轻。</p>
“可以不?”中年男人追问道。</p>
张汉水点点头:“嗯,您要卖多少钱?”</p>
中年男人伸出了一只手。</p>
五十,还是五百?</p>
“五百?”</p>
他点点头,又解释道:“此物乃我家祖传之物,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多少钱我都是不会卖的。”</p>
祖传?</p>
张汉水心说,嘴巴长在你身上,您说是就是:“四百,多一分钱我都不要。”</p>
马上包起,给了他。</p>
中年男人犹豫了下:“四百五,真的不能再少了。”</p>
张汉水想了想,虽然不是金簪子,但好歹也是古董一件:“四百五……就四百五吧。”</p>
中年男人松了一口气,马上算起一笔账来:“大米两块一斤,四百五,那就是,二百二十五斤大米。”</p>
又想到什么:“你说的,不能掺假,都是这种纯大米对吧?”</p>
“当然,我是非常讲究诚信的。”</p>
张汉水心说,自己的大米多的是,用的着掺假?</p>
“你……你有那么多大米吗?”</p>
见他面前也才一包,最多一百斤,两百二十五斤,还差了一包多。</p>
“有,但不在这,这里人多嘴杂,一下拿出来可不是好事,我想您也不想被人盯上吧?”</p>
中年男人点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p>
“而且二百二十五斤粮食,您一个人也带不回去,不如多叫个人过来扛,我在这里等您回来如何?”</p>
也对!二百多斤两个袋子,自己咋一次性背回去?</p>
而且目标太大,熟人看到不好,是该回去叫人过来帮忙分背才行。</p>
“那你一定要等我回来,我这就去叫人,别把粮食卖了,否则我就白跑一趟?”</p>
中年男人有些害怕,自己一个来回万一他卖给别人咋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