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炀脸上表情愣住,孟修贤怕勾起萧炀内心伤痛的回忆。</p>
好不容易准备和卿伊瑟有个家,现在又无家可归……</p>
孟修贤赶紧接话道:“说是道家也不算错吧,回家可以解释为庄子的有待,而无待乃真逍遥,这么多年,倒是只有临江仙曾接近过这个境界。”</p>
萧炀抿了抿嘴唇。</p>
“《逍遥游》啊……有待无待我知道,倒是没有想的太深,但临江仙这个人我是挺欣赏的。”</p>
孟修贤先是以曾经的亲身经历,叩开萧炀的心。</p>
再缓缓将他所有伤痛尽可能抚平。</p>
抚平之后,还需要将沉下去的心激活,那么跟萧炀聊一些他还感兴趣的话题,是最好的办法。</p>
一个人,只要还有感兴趣的事物,就代表心还未死。</p>
为了刺激萧炀的求知欲,孟修贤又跟萧炀爆了个大料。</p>
“传闻……第二次辟元战役时,临江仙可能就是在混战中被咎祖偷袭,掉出了界廊之外。”</p>
“啊?怪不得书上说临江仙神秘失踪。”</p>
“他是甲级九阶,如果真如传闻所说,那他大概率是掉进了孤盘。”</p>
萧炀想到了什么,低声道:“说起来我也算承了他的恩,要不是他的仙掌月明,我几次遇险早就没命了。</p>
孟修贤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了萧炀一眼。</p>
“你与他确实有缘,甚至你们二人还是同姓。”</p>
“啊?临江仙本名叫什么?”</p>
“萧遥。”</p>
“这……”</p>
萧炀一时语塞。</p>
孟修贤感慨道:“人如其名,他生来就有一颗无拘无束,无所牵绊的逍遥之心,才能创出如意四无功这样天下第一的功法。像墨鲲学院那位张竞择同学,离无待之境还相差甚远。”</p>
萧炀否认了孟修贤的话。</p>
“不,我认为如意四无功不是天下第一功法。”</p>
孟修贤眸色一变,扬声道:“愿闻高见。”</p>
萧炀表情严肃,郑重其事地开口。</p>
“我认为是诚明诀。”</p>
这回轮到孟修贤脸上一怔。</p>
萧炀语气十分正经,丝毫没有阿谀奉承。</p>
“如果硬要说如意四无功是天下第一功法,那诚明诀就是那个天。”</p>
孟修贤缓缓摇了摇头,轻叹道:“非也非也,诚明诀不过是读书人适用的功法之一罢了。”</p>
萧炀坚持己见,正色道:“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是吗?”</p>
孟修贤脱口而出一连串的诗句:</p>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p>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p>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p>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p>
这几句诗萧炀都听过,他知道,孟修贤读过的诗,恐怕比自己认识的字都多。</p>
比诗词库存,萧炀跟孟修贤的差距,差不多相当于目前萧炀实力上跟咎祖的差距。</p>
可萧炀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p>
“孟老师,我听吕老师说过,诚明诀不仅修文,还要修德,文以载道,道为本,德为末,万物尊道而贵德,诚明诀才是最贴合人与道德的功法,可以适于天地众生!”</p>
萧炀的意思是,如果将除咎师们要修炼的法则、神通、大势这些高深玄妙的东西比喻成一条河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