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王良安,其实心情也有点烦躁。</p>
甚至比吴国南和薛涛更甚。</p>
王良安是跟着关节外科李俊峰主任的副主任医师。但李俊峰主任呢,虽然是关节外科的主任,但一向喜欢躺平,不喜欢争什么位置。</p>
但王良安却觉得,李主任你有能力的话,骨科大主任也不是创伤外科的自留地,该抢还是要抢的啊,何必要让给吴国南,连这样的心思都没有呢。</p>
李俊峰暴露肱动脉的速度比吴国南快多了,于是捆扎完肱动脉后,身为助手的王良安,一边继续加快动作一边想,就你吴国南这水平,还有心去争骨科大主任的位置?</p>
你以为伱是张明灿主任,骨科的大主任位置就是为你们创伤外科而特设?</p>
连搞个简单的截肢术,都搞得如此磨磨唧唧的——</p>
推进上肢截肢术的动作,可老麻利了!</p>
已经干脆利落地做了两条半肌肉的离断!差一点就要离断了三条。比吴国南整整多了一条。</p>
但现在就尬在这里了,连忙把切口用盐水垫给盖了起来,然后抬头,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踮起脚尖往方子业那条腿的方向看去……</p>
截肢术简单理解就是把肢体离断。</p>
但它有自己绝对的定义。</p>
将坏死的、毁损的、患有严重病变、疼痛并有害于生命的肢体,或完全废用而有碍功能的肢体截除的治疗措施。</p>
目的是治疗。</p>
截肢术必然造成残疾,故不可轻率应用。</p>
作为骨科医生,对截肢术这样终末性的手术,其手术适应征是需要记在骨子里的,是骨科正式入门的</p>
少用且要慎用。</p>
截肢的目的是治疗,有其严格的适应征:</p>
比如肢体的主要血管受损伤,错过修复的时机,肢体已缺血坏死,不截除则其坏死毒素被吸收,将危及生命者、比如血管性脉管炎等等因素。</p>
在截肢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长度:</p>
比如足部截肢应在跖骨,不应短于距舟关节,否则因无足够背屈肌附着,难于对抗足蹠屈肌的收缩力而致足下垂,妨碍负重……</p>
小腿下13血运差,断端不能负重,一般不被选为截肢部位……</p>
很明显,这个病人是具有截肢术适应征中的——血栓产生!</p>
是持续性、长距离的动脉性血栓。</p>
截肢术的适应征是非常明确的。</p>
而血栓的产生和危害,其实就类似于自来水管里面的石头卡压住了,导致卡压的远端没有血供。</p>
这就相当于切断了远端细胞和组织的血源。</p>
保肢术与截肢术,虽只有一字之差,是一种极为复杂、牵涉学科较多的手术。</p>
它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种类似于骨折内固定术这样的手术。</p>
而要保肢,也有其适应征,其他暂且不提,最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血液供应……</p>
就好比我们的水管工去检查水管,到底是什么地方堵了,然后将其拿出来即可。</p>
但是,在人体中,因为病人来不及术前检查,因此你根本不知道堵塞在了哪里。</p>
地方都找不到,那想要找到血栓位置,无疑就是只能碰运气了。</p>
所以即便是挂着血管外科的普外科彭远明等主任,也不敢保证说自己能够实施保肢术,把血栓取出来,索性先截肢保命再说……</p>
方子业也不会保肢术。</p>
方子业一开始的想法,不过就是想要把截肢的范围往下推移,本来打算是在大腿中部截肢的,如果可以推移到大腿的下端膝关节处,那也是好事啊。</p>
方子业便想着,点不了保肢术这样的大技能,先点一些小技能吧。</p>
就把血运平面尽量往</p>
多保留一段肢体,就能够让患者的功能多保存一些。</p>
没有术前检查,他只能够通过加点医学基础查体,然后通过提升了手的触觉,根据查体的结果以及解剖学知识。</p>
通过血管切开术,把一些血栓能取就取一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