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医生,手术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工具,是我们让患者减轻痛苦,获得更多功能的工具之一。」</p>
「这个工具如果太复杂,需要的门槛太高了的话,其实它就不是成熟的工具,也不是成熟的手术。」</p>
「方医生,你是对这个研究最为深入的,你应该将其进行简化,让更多的医生能够做你这样的保肢术!」</p>
方子业出过国,知道国外的很多专科医生,甚至一辈子就只做一种手术,或者是一个地方的手术。</p>
有人专门只做髋关节置换,有人则是只做膝关节置换,其他人遇到了不是自己做手术的患者,会推荐他去其他医生那里做手术。</p>
国内可不这样,病人只要挂了号,你解决不了,也得及时地给他找到另外一个号才行,否则的话,就会觉得你没有医德!</p>
「韦德教授,您的想法是对的,但是我们国家的实情可能不支持我们只专研一个病种,我们需要变成多面手,多能手!」方子业开了一个玩笑。</p>
方子业的回答很正式。</p>
袁威宏则是又解释了一句:「我们国家虽然专科分得很细,但是每个专科的病种是不挑选的,我们是以临床组的形式,一个组会接诊很多病种。」</p>
「从门诊到住院,是短期内的预约住院制,而不是预约手术制度。」</p>
「那太可惜了。方医生!」</p>
布兰登教授摇头,满脸的惋惜之色:「如果你可以专研一道,以你现在的年纪,等你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可能你就可以将毁损伤的保肢术研发得更加完善。」</p>
「不过华国的患者数量和患者种类多,医务人员比较少,也是必须要面临的严峻考验。」</p>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我们骨科的损失!~」</p>
在布兰登看来,如果毁损伤保肢术只研发到这样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大量的严苛训练,医生才可以成熟。</p>
而不是只需要进行理论学习,就可以有更好的工具辅助一个医生做出高质量的手术。</p>
一个是训人,一个是训器械。</p>
方子业回道:「布兰登教授,我相信即便是没有我,也可以有其他的医生可以对手术的术式进行简化。」</p>
「我的选择也是要看精力的,我不可能对我的一部分门诊病人视而不见!」</p>
「正如国外的一句名言,人一辈子很短暂,活在朝夕。」</p>
「我们医生,也应该活在当下,虽然会累一些,但这就是我们这个可爱的国家,它发展的时间并不长。」</p>
「它要面临的成长和考验,我们必须与之共进退。」</p>
华国很大,人口众多,医务人员少,这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p>
但好在,如今的华国,只要你成为了医生,基本上不会饿死你,虽然达不到大富大贵,但也会高于当地的一般平均水平。</p>
方子业还记得那句话,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好,你就去做,去建设!</p>
这是一个事实,虽然它很累,虽然方子业甚至可以往国外跑出去,逃避,面临国外的实情。</p>
就做一个单病种!</p>
不过这不是方子业的选择,有困难就面对,大家一起面对。</p>
谁不想轻松些呢?</p>
但,目前国内的环境,还不至于让方子业穷困潦倒,甚至,这个环境还让方子业走上了『出人头地』的第一步。</p>
这是一个精广选择,方子业自然知道,所有的技术是越精越好。</p>
大家所有人都知道吃肉好!</p>
但你不论实际地就去问何不食肉糜?这不是扯犊子麽?</p>
现在国家需要的是多面手,需要的是更广大地提高平均水平,而不是将一项项技术打造成世界最顶尖!</p>
还是先让目前的患者们吃饱吧,吃饱了之后,才能想着吃好的问题!</p>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布兰登教授依旧喃喃自语。</p>
仿佛是失去了创伤外科的一个科研新星。</p>
不过,在袁威宏和邓勇两人的眼里,却都是欣慰无比。</p>
这不是他们教给方子业的话,而是方子业自己的认知和选择。</p>
他们不仅培养出来了一个创伤外科的青年才俊,而且还给国家,至少是给汉市培养了一个非常『上道』的医生。</p>
大局要面临的困境,我们就必须要与之共进退,这话说得多好啊?</p>
不过,即便如此,布兰登教授还是不死心:「方医生,但是,你也不应该放弃『毁损伤保肢术』的成长,它是你研发出来的,它就是你的孩子!~」</p>
「你要对它的成长负责!」</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