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截肢,听起来就很操蛋。</p>
骨折属于是创伤的入门级病种了,很多创伤外科的医生,除了普通的创伤伤口之外,就是以骨折手术入门的。</p>
在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完全不叫事儿的骨折,竟然要走到截肢这一步,这是以前房志宽教授完全不敢想的。</p>
只是,这个患者经历的手术术者,让他不得不望而生畏!</p>
六年前,军总医院的唐福培教授亲自再做了一次骨不连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依旧不康复。</p>
五年前,积水潭又做了一次。</p>
三年前,华山医院创伤外科的田林老教授和现任华山医院创伤外科行政主任的周工波教授合力再次败北!</p>
这麽几位前辈都折戟在前,如果他们还敢再莽的话,就实属于不懂事了。</p>
这种不懂事不是说人情世故,而是认不清现实。</p>
「方教授看完病例了吗?有没有什麽想法?」宫家和看向了方子业。</p>
与此同时,严化南教授和房志宽教授也看了过来。</p>
方子业被委任为下一任组长,肯定是有些东西在身上的,否则的话,疗养院也不会做这麽操蛋的事情。</p>
他们的目光,倒不是强求方子业必须能把面前的困境解决,而是想听听方子业有什麽想法,是不是那种轻浮的人。</p>
方子业先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翻看了好几次后,才重新翻回:「我的意见和房教授差不多。」</p>
「昨天我刚来,回去之后细致地阅读了我们组两个病人的基本资料以及既往的病历情况。」</p>
「我认为,骨盆重建术,我们团队是有能力开展的,它的难点,我们后续再聊。」</p>
「至于这个骨折的老人,我的建议是,暂时不要动,至少在没有彻底通透她为何骨折不愈合能够迁延到十年这个要点之前,不要手术!」</p>
「即便是要手术,也是走相对保险的截肢术为好。」方子业说到这里,依旧是在重复房志宽的话,不过,显然这不是方子业的全部准备,只是这种选择,房志宽先表达了出来。</p>
方子业继续道:「不过宫教授,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就先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p>
「我个人还是认为啊,这个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其不愈合的病因关键点,可能并不是并发症或者是基础疾病,还是我们已经认知到的一些常见病因,只是我们没有去深思过这里面的问题。」</p>
「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常见的病因里面,找一找我们有没有忽略的点,这也算是我们为最后选择之前,做一做筹备了。」</p>
宫家和闻言,眉头一皱:「常见病因?」</p>
这种思路可太逆反了!</p>
这种多年迁延不愈的病因,你把它归类于常见病因?</p>
方子业点了点头:「宫教授,我不知道你和房教授严教授一起讨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点。」</p>
「患者的骨吸收,其实并不算特别严重,也就是说,她的骨质流失并不多。」</p>
「根据我们对骨折的认知,一个平躺了接近十年的人,骨质还不流失严重的话,就证明我们的手术,应该是有效的。」</p>
「骨折的断端,有长起来的趋势,可最后却并没有长!」</p>
「如果是罕见的病因,比如说内风湿丶糖尿病所致的局部血运受损等,它都会导致局部的骨坏死和骨吸收……」</p>
「事实与我们的认识有一些出入。」</p>
「我所说的常见病因,是一种分类,而不是指具体的表现形式。」</p>
「因为要有骨折愈合趋势的骨折断端不愈合,必然是常见的病因在作怪。」</p>
这话听起来很难理解,但也好理解。</p>
穷是表现形式,但穷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说失业,比如说懒,比如说因病致困,比如说杠杆炒股等等……</p>
几位教授不是完全无知的人,所以能听懂方子业的话,不过并未表态,而是眉头紧皱着。</p>
方子业又继续道:「各位教授,我们假定,我的猜测是对的!」</p>
「在此前提上,我们去逆推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其实就相对比较简单了。」</p>
「患者目前,内固定在位且固定,通过x线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没有内固定松动情况。」</p>
「骨折线对位良好,这是一台非常高质量的手术术式!」</p>
「即便是我们再手术,做出来的手术,也比现有的情况,好不了许多。」</p>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发现了病因,那麽我们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是什麽呢?」</p>
「去除病因!」</p>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可以找到病因,我们未必需要通过再手术的方式把病因去除,而后再重新手术,只需要去除了病因之后,拟定我们重新固定,骨折就可以愈合!」</p>
「那麽通过这样的思路,其实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式就多了。」</p>
「用药,小手术,小操作,康复,等等方式,都可以试一试。」</p>
方子业说到这里的时候,几个教授都惊呆了。</p>
方子业这思维也太过于高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