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业认可梁霞的顾虑,也知道梁霞所说的事情是事实。但声调依旧提高:“是不是给了钱,就算养了啊?”</p>
“他们小时候离婚了,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把孩子往家里一丢,给点钱,从没有陪伴,你让她怎么把自己的这种父母当作普通人的父母?”</p>
方南声音板正:“那不然呢?我们农村不就是这样么?挣钱本来就不容易。”</p>
“有多少人不都是把孩子丢在家里,外出打工的。都是生活所迫!~”</p>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不听劝呢?”</p>
这可能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思维鸿沟,很难达成统一。</p>
其实方子业知道方南的顾忌,就是怕洛听竹的父母不知情,女儿嫁出去了,然后他们来婚礼现场闹,那老方家就太没面子了。</p>
也不是单纯面子的问题,而是懂不懂礼节的问题。</p>
在他们看来,洛听竹的父母有“养育之恩”,就说得上洛听竹的终身大事!</p>
至于方子业所说的,不能面对,不好面对?</p>
那是洛听竹的父母你都没办法面对,你这良心都去了哪里?</p>
“行行行,爸,妈,你们别说了。”</p>
“我的事情也不用你们管,就这么拖着吧,拖一天是一天,拖一年是一年。拖一辈子是一辈子好吧?”方子业见解释不通,就不打算说了。</p>
“你这孩子什么脾气,你要去做听竹的工作啊。”方南道。</p>
“牛不喝水强按头?”</p>
“你们也不是听竹,就不要替她做主了。”</p>
“我可以听你们的,但是这种事情,真不是靠劝的。”</p>
“至少,以我的认知,我并不觉得洛听竹这么做有什么错!~”</p>
“就按照你们所说的,有些人把孩子放在家里出去打工,那是没办法。”</p>
“你们两个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呢?要一直陪着我呢?那是因为你们在镇里面就勉强可以养家糊口,所以你们愿意为了我陪在我身边。”</p>
“你们是我的父母,所以你们会对我很好。”</p>
“听竹的父母,比你们有钱得多,他们分开并非是生活所迫,他们两个现在也很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听竹自己一直以来就没有父母陪伴……”</p>
“这最多就只是养,没有育。”</p>
“你们劝我的我也可以选择不去做,对不对?我们要讲道理嘛……”</p>
“如果给了钱就算养的话,那有钱人养个孩子未免太容易了些。”方子业掷地有声地道。</p>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p>
洛听竹这并不是善良不善良的事儿。</p>
也谈不上孝顺不孝顺。</p>
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不仅仅就只是养。</p>
洛听竹的婚事,她唯一想告诉的人其实就只有她的奶奶。但她奶奶去世了。</p>
“小叶,这个事真不能按照你们所说的搞!~你要听劝啊?”方南说。</p>
方子业道:“爸,妈,我今天就好好地说一下你们两个吧,你们不就是怕听竹的父母来闹嘛。”</p>
“不就是怕丢人嘛,不就是怕别人觉得你们不懂礼数嘛?是不是?”</p>
“你们怕自己丢人,就要我去强扭别人的意愿,这是正经事儿嘛?”</p>
“那你说说,除了这个顾忌,你们还怕什么?”方子业直接戳破了父母二人的表层遮羞布。</p>
方南和梁霞两人都有些局促不安。</p>
这的确就是他们担心的。</p>
在老家,丢人的事情还不算大啊?被别人贴上不懂事的标签,不给自己孩子的婚礼负责,这事儿可真不小。</p>
方子业道:“首先,我和听竹都明确表过态了,这件事,她可以自己做主,她爸妈也没有意见。”</p>
“你们是我的爸妈,就不要替别人做主了。”</p>
“你们不还怕在结婚的时候,别人问你们亲家去哪里了么?你们给我们办的婚礼不够风光么?”</p>
“哪里有那么多事儿啊?婚礼实际上就是给别人看的,你办得再风光,再有面子,也不过就是别人口中说道几句而已。”</p>
“自己又能得多少实惠?”</p>
“就为了面子问题,必须要吹毛求疵嘛?”</p>
“那我提个过分要求,我这次婚礼我打算花五千万来办,这不也是无理要求么?”</p>
“再说了,我们家就是个普通家庭,没有那么多面子负担!~好不好,妈,爸。”方子业语重心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