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之前开会,目前,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治疗以及中医学对于肿瘤的认知,我觉得,肿瘤的治疗其实就是一个驱邪扶正平衡的过程。”</p>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治疗,多依赖于外科切除与化疗,但在化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副作用、余留很多后遗症,且有化疗不彻底,导致复发、再发的可能性。”</p>
“对此进行拆分分析,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是化疗药物在化疗中就产生的人体损伤,余留的后遗症,则是对人体损伤后所致的不可逆的损害。”</p>
“这一部分,我们中医组的同志在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如果在化疗过程中,添加一些重要方剂的疗养,可以减少化疗药物的化疗损伤,且降低化疗后的器官功能损害。”</p>
“且对于肿瘤再发的体质调节,也有一定的帮扶作用。”</p>
“不过想要通过中药方剂使得化疗更加彻底,完全不复发,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p>
“因此,我希望,方教授你在搭建肿瘤学组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中医组的特有能力。”</p>
说到这里,陈广白又赶紧补充:“当然,我的意思是,方教授你在考虑骨科四肢肿瘤之外的肿瘤治疗时,其中也包括脊柱肿瘤。”</p>
因目前微型循环仪联合化疗方案的研发,使得四肢骨肿瘤的微循环只局限于单下肢或者单上肢。</p>
不介入全身的循环系统,这本身就束缚了化疗药物对人体器官功能的损伤。</p>
四肢肌肉的化疗损伤,中药的方剂是否可以逆转,目前陈广白等人都不敢尝试去想……</p>
之前之所以想到重要予以培补,是因化疗会对人体的全身有害,现在方子业都截断了对全身的化疗!</p>
那就没有所谓的全身作用了,另属一道。</p>
这种模式也是古代中医的老祖宗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过的。</p>
换一种思维模式,方子业如今的微型循环仪所搞的循环截断术,就是把双下肢切下来之后,放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化疗。</p>
化疗结束后再原装回去——</p>
方子业听到这里,也没有特别大的反应,只是道:“陈医生,其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整体方案,我前段时间也听说过。”</p>
“我们骨科内部,就有一位教授在这么做,是湘雅二医院的刘唐教授。”</p>
“我并不芥蒂中医介入到临床诊疗中,但是,我个人对中医相关元素不太懂,所以,如果要介入进来,可能需要中医组做好详尽的方案才行。”</p>
“陈医生,因为我们都不是外人,所以我就讲得更加直白一些。”</p>
“两种选择,第一种,就是拟一份我们现代医学的人可以看得懂的方案。”</p>
“第二种就是,你们自行架队研究,进行课题申报,自己负责,那么不管我们看不看得懂,我们都不会纠结,中医组完全自理。”</p>
“这两种选择,是我们要架构骨肿瘤学组加入中医元素必须要走的流程。”</p>
方子业的话很明显,要么就是你自己搞,要么你就要给一份我可以看得懂的方案出来。</p>
至于如何将中医的理论更加科普化,更加贴近于现代实际,进行语言转化,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p>
李永军听到方子业的话后目光猛地闪烁了好几下。</p>
陈广白没与在临床中待过的方子业接触过,之前也从未讨论过与课题相关的话题,因此在面对方子业的铁断语气时也是噎住了片刻。</p>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方子业的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处于相对弱势一方,略压低音色,可依旧不卑不亢:</p>
“方教授,中医并非要直接加入到骨肿瘤的治疗流程中,我们如今只是预设了此类想法进行探讨。”</p>
方子业点头说道:“陈医生,我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主要是前段时间,我们课题组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有试点的教授在试验进行过程中,违规掺杂了其余的元素。”</p>
“这让我们一期收集到的临床数据至少少了十几个样本,我觉得是蛮可惜的。”</p>
陈广白目光轻闪:“谁啊?”</p>
“没上报就直接开始用在临床上了么?”</p>
“这件事已经解决了,陈医生。”方子业也不希望在刘唐的事情上继续深究。</p>
而后将话题一改:“陈医生,我并不是反对中医元素的加入,而是根据当前的科研发展进度。”</p>
“目前仅有四肢可以单独分离出来作单循环离断,还有就是脊柱的血液系统可以抽离于体内。”</p>
“其余的器官,如肺部、腹部、肝脏、脾脏等,目前都不太好单独予以微循环截断!”</p>
“因此,在这些肿瘤的化疗过程中,人体需要负担的化疗副作用会更高,在这些肿瘤的治疗中,也更需要中医元素的扶正培补……”</p>
“陈医生您也能想象得到嘛。”</p>
“药随血走,药物是经过肝脏与肾脏代谢的……”</p>
陈广白听完,缓缓放下了筷子:“方医生,这个月月初,我父亲的抢救过程中,您与聂明贤医生二人拿出来的,不是器官微型循环仪么?”</p>
陈广白说完这些话,才在方子业与李永军教授两人之间转来转去。</p>
陈广白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方子业是提及了微型循环仪这个名词的。</p>
这个事情,李永军也是知情者,在陈广白的话音落下后就主动接道:“陈医生,这一点我可能还是要纠正一下。”</p>
“聂明贤与方教授之前在陈院长身上用的器械,其实并非是类比四肢微型循环仪而改良的循环仪器。”</p>
“我们团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脏器器官的微型循环仪改良,要求苛刻,经过我们团队的多次内部探讨之后,都未能找到合适的参数。”</p>
“因此,那其实是更简化版的ECMO,并非是微型循环仪。”</p>
“微型循环仪虽然脱骨于ECMO,但如今的运作理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ECMO,不只是提供血氧和血运这么简单。”</p>
“而脏器器官中的‘小型’ECMO,则是达不到现在四肢微型循环仪的这种精度,而且连动物试验都未开展,还处于理论阶段。”</p>
“因此,上一次聂明贤在抢救中提议上器械的时候,方教授才会声色并厉,并非是发脾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