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p>
眼见棉花糖生意赚了钱,村里也有不少人想掺一脚。</p>
隔天,就有几个村民来找陈楚明拜师学艺。</p>
陈家从未有过这样的高光时刻。</p>
因为条件不好,甚至还经常吃不起饭,让人看笑话。</p>
“陈哥,你就行行好,让楚明教教我们吧!”</p>
“我们也不是白学,给钱,必须给钱!”</p>
“就跟小孩上学一样,一堂课给个五毛八毛的!”</p>
“是是是......”</p>
几个村民将陈铁山堵在家里。</p>
舔着脸说好话。</p>
这时候,陈楚明早就推着小车出门了。</p>
刘翠芳也已经下地干活。</p>
村民就是看陈铁山好说话,专挑他一人在家的时候上门。</p>
“这事儿要听我儿子的,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啊!”</p>
陈铁山十分为难,止不住的往角落里退去。</p>
其中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村民说道:“你是他爹,有你发话他能不听吗?难道是你不想帮这个忙?”</p>
闻言,陈铁山摆了摆手:“老兄,你可别曲解我的意思!”</p>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晚上你儿子回来,让他教我们做棉花糖!”</p>
......</p>
中午时分。</p>
陈楚明推着小车在路上寻觅摆摊的地方。</p>
忽然,他经过一家烟厂,看见这门口站着几十号人正在等班车。</p>
这个年代的班车只有十几个座位,外形上看有点像火车。</p>
而且烟厂里的工人多达几百号人。</p>
将近八成的工人需要乘坐班车回家。</p>
在这娱乐贫瘠的年代,漫长的等待之下,难道他们就不想找点事情干?</p>
比如,手里拿着根棉花糖,边吃边聊?</p>
陈楚明准备就绪,将小推车停在了烟厂对面。</p>
只见他慢条斯理的戴上袖套,逐个将工具摆在桌上。</p>
几碗不同颜色的色素水,以及白砂糖和竹签等等。</p>
“这是卖什么的?”</p>
有人按讷不住寂寞,上前问道。</p>
陈楚明笑了笑:“卖棉花糖!”</p>
对方稍稍一皱眉,忽然喊道:“哦,我知道了,昨儿个听我妹妹说,庙会门口有个摆摊卖棉花糖的,那个小贩就是你啊!”</p>
“是我是我,这不是庙会结束了吗?我也得生存,就换到这里来了!”</p>
陈楚明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了棉花糖的制作。</p>
等到焦糖的香气传播开来,那些早就盯着小车的工人便再也忍不住,纷纷围了上来。</p>
这里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人,陈楚明不能整得太花哨,搞一些仙女棒之类的,那样可没人愿意买账,也拉不下这个脸。</p>
于是他便统一做成彩虹棉花糖,因为颜色鲜艳,瞬间就吸引了这帮人的眼球。</p>
“嗯,真是好吃,甜甜的,入口即化,都不用我嚼!”</p>
“老板,我再买一根,带回去给我妈尝尝!”</p>
“诶我也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