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902章 大明朝行贿受贿的方法(2 / 3)

这种事当然不能由知县亲自来办,而是交给下面县丞,主簿,典史等人。</p>

他们或用刑狱勒索,或用增加徭役的办法搞到钱,然后再拿出一部分钱孝敬给知县。</p>

孝敬的办法也有很多种。</p>

最低级的办法是知县直接收钱。</p>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p>

知县收了下面人的钱,等于授人以柄。</p>

下面的人一旦出事,知县就会受到牵连。</p>

为了不让自己出事,知县不得不对下面的人进行偏袒。</p>

结果就是知县被下面的人拉下水...</p>

所以稍微精明点的知县都不会这么做。</p>

他们的办法一般是让某个亲戚带着土特产来看他。</p>

由于带的土特产太多,这个亲戚便在当地售卖。</p>

至于价格嘛...一个字:贵!</p>

四个字:贵得离谱!</p>

县丞和主簿典史会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完成行贿行为。</p>

或者是知县的某个朋友带着一堆本就破碎的古董瓷器来当地,结果被县丞的家里人“不小心”碰碎。</p>

县丞不得不拿出大笔银子进行赔偿。</p>

这些行贿受贿的行为都经过了第三人。</p>

事发之后就算县丞,主簿等人想指认,也无法直接指认到知县的头上。</p>

毕竟中间还有一个第三人。</p>

而这个第三人就更加神秘了,县丞他们既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对方的家庭住址。</p>

根本无从指认。</p>

哪怕最后找到了这个人,也是县丞和典史的自愿行为。</p>

与其他无关。</p>

其次,行贿都是点对点的行为。</p>

县丞知道他自己给知县送了多少钱,却不知道主簿和典史给知县送了多少钱。</p>

同理,主簿也不知道县丞和典史的底细。</p>

同一个衙门里的人都不知道彼此给上级送了钱,就更不清楚知县收了他们的钱之后又给谁行了贿。</p>

这种技术和艺术并存的行贿受贿方法有很多种。</p>

所以。</p>

想依法治理贪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只能在时机成熟时施加酷刑。</p>

宋权此次的任务是巡盐。</p>

巡盐的全称是巡查盐务。</p>

说白了向那些拖欠盐税的盐商追缴盐税。</p>

然而这根本不够。</p>

因为自从纲盐法实施之后,每个盐商的每年缴纳的盐税都是固定的。</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