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p>
要说官场上消息传递最快的地方在哪里,那一定何祭酒掌管的国子监莫数。</p>
几乎大部分官员的子嗣,都会在这里挂上一个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拿一个天子门生的名头。</p>
凡是有点儿消息在这边散开,那保证不出一天,官场上下就会人尽皆知。</p>
而如今,就有一则消息被传播开来。</p>
正是关于皇帝为了得到一名民间女子,不惜假借刺客之事入罪其夫,也要霸占的消息。</p>
凡是有点儿骨气的生员,此时都忍不住感慨一句:“值此重大天灾之际,皇帝不想着去抚恤万民,却整日惦记着他人之妻!当真误国!”</p>
至于民间,原本就对赵佶惩戒公主的事颇有怨言,如今传出这种丑闻,更是觉得气愤不已。</p>
尤其一些京城士族,本身面对搜查刺客的官兵,还是愿意掏钱免灾的,如今更是气不打一处来!</p>
出现了这么大的天灾,你却还想着捞钱抢女人!</p>
真是给你脸了!</p>
于是干脆选择闭紧屋门,不再配合官兵。</p>
一开始官兵还十分强硬,但面对气势汹汹的平民及士族,也只能收敛下来。</p>
毕竟他们再大也只是童贯派出来的打手,而这些久居京师之人,则多少都跟官员沾亲带故。</p>
说句不好听的,在京城丢块石头,都能砸出个七品官来!</p>
他们弄不了童贯,还弄不了这些官兵吗?</p>
等以后事情过去了,童贯赚的盆满钵满,但这些官兵还能好得了?</p>
而在朝堂之上,百官也开始纷纷上书谏言,只一个早朝,便收到了五十多封劝谏奏疏。</p>
御书房内。</p>
赵佶气的差点吐血,案上奏疏,直接被他掀翻了一地!</p>
“朕只是想纳个人入宫罢了!怎就如此难!这帮迂腐之臣!究竟何时能如朕意!”赵佶怒声喊道。</p>
“陛下息怒,他们敢与陛下做对,不过是仗着陛下仁德,不欲加罪他们罢了,只是不曾想,这些人竟如此不知感恩。”</p>
童贯也同样愤慨的说道。</p>
赵佶听到这话,沉着脸叹了口气,“唉,还好朕身边尚有爱卿这样的肱股之臣,时时为朕分忧,不然的话,我这大宋江山,早晚要败坏在这帮无能之臣的手中了!”</p>
“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福分。”童贯答道。</p>
“嗯,那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做?”赵佶满意点头,说道。</p>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照大臣们的意思,停下搜捕,只会坐实陛下污名。”童贯答道。</p>
“言之有理,可众大臣那边......”</p>
“那也好说,陛下只需将舆情东引,把奖赏公主之事昭告天下,顺便再做些赈灾的样子,就能把他们的注意分散,他们就会逐渐忘记李师师之事,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童贯谄言道。</p>
说白了,就是如果想要包庇一个话题的时候,就制造一个更大的话题来掩盖,等到别人逐渐淡忘之后,之前的话题也就不了了之了。</p>
“好!好啊!爱卿果然是朕的治世贤臣!来人!拟旨!”</p>
......</p>
柳家庄内。</p>
柳尘看着郭泰传回的消息,不由闭目沉思。</p>
皇帝这招玩的漂亮。</p>
用舆论压制舆论,看来脑子里还是有点儿东西啊。</p>
不过可惜的是,始终不用在正道上!</p>
但凡他们把这些心思用到治国之上。</p>
这大宋又何至于被人打的狗都不是!</p>
而数千万汉人的尊严,又何至于被外族践踏!</p>
尤其靖康之耻!</p>
男人被奴役,女人被凌辱!</p>
而皇帝,却全都像条狗一样,只想着跪舔求和,只想着南逃,只想着自保!</p>
尤其南迁以后,难得有位精忠报国的岳将军,能平推金军,可结果呢?没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手里。</p>
而背后推手,就正是南迁后一心求和的初代皇帝赵构,以及奸相秦桧!</p>
“传令下去,不日之后,朝廷就将会对柳家庄动兵,若是不想被株连,可尽速离去,以免惹祸上身。”</p>
柳尘叫来管家,然后深吸一口气,命令道。</p>
“是。”管家表情严肃的抱拳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