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9章</p>
李想这两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李靖基本都知道了。</p>
说实话,他对这种方法并不是很赞同。</p>
“大总管,吐谷浑已经不止一次的入侵我大唐,如果不趁此机会斩草除根,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对大唐造成更大的破坏?”</p>
“吐谷浑附近,也就定襄、金州附近有点价值,但是周围和西边,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就算给了大唐,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住。”</p>
李靖这话说的很实在。</p>
“大总管,既然吐谷浑可以控制,为什么我们大唐不行?难道大总管觉得,大唐还不如吐谷浑吗?”</p>
李靖额头挂满黑线。</p>
“伏允现在是往西边去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是要去且末,末将请求带着先锋营去追杀伏允。”</p>
就连李想自己,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所以,他也能猜到李靖的难处。</p>
“而且,我距离此地,尚有千里之遥,纵然一路无事,也需要半月时间,而且,越是向西,将士们越是不习惯。”</p>
“吐谷浑已经是强弩之末,只有伏允手中还有几支还算可以用的兵马,灭之,可以保大唐十年无忧,大总管若是不愿意,末将可以理解,但末将请求,让先锋营继续追击。”</p>
“大总管,末将同意继续追下去。”</p>
李道宗帮着李想说道。</p>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还请大总管三思啊!”</p>
李靖喃喃自语,突然双眼一亮,道:“好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既然你都不惧,那么,我又有何惧?传我命令,所有不舒服的人都留在这里,其他人带上干粮,明天一早出发。”</p>
李世民这一次出征吐谷浑,一共出动了十万大军,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并没有追上大军,而是分散在了吐谷浑的地盘上,李靖手中能够动用的兵马,也不过五六万左右。</p>
不过,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去追杀伏允,而且,很多人都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p>
所以,第二天能出动的兵力恐怕只有三四万左右。</p>
李想一马当先,带着先锋营的三千人,继续向西进发。</p>
贞观九年,三月末,雪已化,露出一片青青绿草。不过,这也极大的缓解了粮草短缺的问题。</p>
接下来,就看谁能坚持得更久了。</p>
一旦大唐攻下且末城,伏允就算不想与唐军决战,也没有任何选择。</p>
且末是吐谷浑的最西端,根据后世的地图,现在已经属于新疆。</p>
就算是吐谷浑,想要把一支庞大的军队运过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p>
更何况是唐军。</p>
李想策马而行,走在最前面。</p>
在高原上赶路,不可能整天骑马,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承受不住这种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p>
所以,整个先锋营,基本就是一步一步,带着马西行。</p>
李靖大军紧跟其后,不过数十里之遥。</p>
唐军不好过,伏允的日子也不好过。</p>
“父王,要不我们投降吧,现在唐军已经压得很紧了,等他们赶到且末城,一切都晚了。”</p>
伏允的长子,大宁王慕容顺,乃是伏允与隋朝宗女光化公主之子,曾长期生活在大隋,对中原的势力有着更准确的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