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2章</p>
李世民觉得,李想的话,和燕王府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完全吻合。</p>
长安城里的权贵们,都看得出来,李想是如何挥金如土,建了多少个工坊,而燕王府的收入,却是越来越高。</p>
非但没有败家,反而成为了长安城的首富,甚至是整个大唐的首富。</p>
“没错。”李想微微一笑,看向李世民,道:“大唐建国二十多年,上至勋贵,下至平民,积累的财富,都远超开国之初,想要让大唐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消费起来。”</p>
“消费?”</p>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也是一脸期待。</p>
“消费就是买东西。就拿马车来说,买马车的人越多,作坊就越大,工人就越多,木材、铁器的需求也就越多。”</p>
“而且,木材、铁器的增多,也会刺激制木作坊、炼铁作坊的规模增大。炼铁作坊扩建,对矿石和其他材料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p>
“这样一来,大唐的百姓就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大唐也会越来越繁荣昌盛。”</p>
李想不可能告诉李世民太多的东西。</p>
李世民未必能明白他的意思。</p>
更何况,李想对这些深奥的东西,根本不了解。</p>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并不代表他就无所不能。</p>
而且,李想所说的这些,都是超前的经济学理论,一时半会儿很难接受。</p>
可是,李想的话,却让李世民有些摸不着头脑。</p>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怎么感觉和自己以前的理解不太一样呢?</p>
宣政殿中一片寂静。</p>
“父皇,所谓的骄奢淫逸,如果只是挥霍公款,或者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得来的银子,自然会有不好的影响,必须严惩。不过,如果大家都是花的自己的钱,朝廷也不会禁止,甚至还会鼓励。就算不能给他们打气,至少也要在一旁看着。”</p>
李想知道,李世民肯定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话。</p>
“好吧,那就先放一放,静观其变!”</p>
......</p>
不知不觉间,秋老虎已经消失不见。</p>
燕王府大门前大道两侧的银杏树上,枯黄的树叶簌簌落下。</p>
让整个街道走在金色的阳光下,别有一番秋天特有的韵味。</p>
原本冷清的燕王府,今日却是人山人海。</p>
李想的大女儿李兰,被李世民册封为永平公主。</p>
这一天,是永平公主的满岁,燕王府上下都在为这一天做准备。</p>
“试儿”,也就是俗称的“抓周”,一般人都知道,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习俗,虽然历史不长,但是最早的时候,却是只在江南流行。</p>
不过,在隋唐之际,却是传遍了整个中原。</p>
李想对自己的生日并不在意,但对李兰的事情,他却很上心。</p>
一般来说,没有哪个世家大族,会为了自己的女儿,举办这么隆重的试儿宴。</p>
但李想却反其道而行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p>
前段时间,李想刚和李世民在大明宫battle了一下,解释了一下消费的好处。</p>
今天,他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p>
那些御史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反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p>
而且,我还把宴会的规模扩大了。</p>
有本事你咬我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