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p>
眼见着前面的供销社已经把窗户上的木板安上,就要关门了,这大姐也朝招呼人过来搬蒸笼和炉子。</p>
那蒸笼还冒着热气,混着肉和酸菜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计划好的小馄饨,是没有指望了。</p>
几个人对视一眼,</p>
“大姐,你这包子,都卖给我们吧?”</p>
......</p>
回去的牛车上,气氛也不大好。</p>
他们上了牛车离开的时候,隐约真的看见远处移动的黑点,几个人的心情都沉重的很,一直到看不见了才收回视线。</p>
“你们说,真的有逃荒的吗?没听说今年南方受灾啊?”</p>
在老百姓心里,逃荒也就那么几种原因,天灾,战乱。</p>
现在是刚建国十几年,战乱自然不可能,再说若是真有战争,那他们也不可能还安稳的呆在这。</p>
那就剩天灾这一个原因了。</p>
“你们跟家里通信,听说这个事了吗?是旱,还是涝啊?”</p>
“没有,”</p>
苏红脸色也不大好,有些难于启齿,</p>
“不是天灾,今年的天气也很好。”</p>
“那是,为啥?”</p>
几个人就更疑惑了,自古以来,那不到活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p>
逃荒逃荒,那就是出了门就没有家,目的地是哪儿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不知道。</p>
甚至,明天能不能活着,都不确定。</p>
苏红抿着唇,眼睛瞄着远处的山尖尖,语气也是有些飘忽,</p>
“还能是为啥?不种地,自然是没有粮食。</p>
饿肚子了,不就得想办法活着吗?”</p>
他们不是封闭在山村里的村民,下乡因为什么,他们还是没忘的。</p>
各家也都有各家的故事,这么一说,瞬间都懂了。</p>
良久的沉默后,才有人轻轻开口,</p>
“外面已经这么乱了吗?连最基本的秩序都没有了?”</p>
这算是打开了口子,其他人也有了话,</p>
“是啊,咱们这边,好像,这两年还行哈?除了知青和偶尔几个才放的,还算没有太过分。”</p>
“跟领导也有关系,咱们这从公社到村里,都是务实的人。</p>
咱们村民,生活在这封闭的地方,也有封闭的好处,没有那些好高骛远和假大空的想法,他们的奔头,就是吃饱饭,他们知道,一锄头一镐,付出了,才有收获。”</p>
“正是。</p>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你们可能都不太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