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p>
都说由字观人,苏西坡觉得只看字,他就已经看到了写字人的风骨。</p>
他不由的想起来刚才看到的背影,急忙问道:“老韩,你上次跟我说想让我收个徒弟,那人可是姓严?”</p>
“你怎么知道?他叫严逸。”</p>
“严逸?”苏西坡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p>
“老韩,我跟你说,这个严逸就是为石庐县解决粮食问题的人。”</p>
“我知道了,就是你想收为学生,被拒绝的那个。”</p>
苏西坡黑了脸:“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p>
一旁的汪泷,就一副吃瓜第一线的既视感。</p>
他没听错吧?</p>
石庐县还有人会拒绝当先生的学生?</p>
他家先生可是石庐县的顶梁柱。</p>
石庐县几乎有一半的读书人,都受到过他的点播。</p>
就连县令大人,都会尊称他一声老师。</p>
是以这些年,读书人都以成为苏西坡的学生为荣。</p>
不过话虽如此,但时间长了大家就发现。苏西坡收的学生就像一锅大杂烩,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p>
于是乎,大家又有了新的说法: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p>
大家对苏西坡的学生瞧不上,但对苏西坡还是一如既往的敬重。</p>
所以房九一直想和苏西坡别苗头,但他自己处处都被苏西坡压制。</p>
他便把这主意打到了苏西坡的学生身上。</p>
房九觉得,只要自己的学生比苏西坡的学生优秀,那也就相当于他比苏西坡优秀。</p>
只不过苏西坡从来不把这些放在心上。</p>
他就只管着传道受业解惑。</p>
汪泷喜滋滋的想,既然自家先生看上严逸了,那他和严逸以后就是同窗。</p>
如此一来,他和严逸的兄弟感情肯定突飞猛进。</p>
那他听严逸说起的苏沫做的饭......哈哈,想想就口水直流,以后他就有理由交钱蹭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