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敲响了自家大门。</p>
少顷,下人开门,“你找谁?”</p>
“朱文,朱老爷。”李青说。</p>
“稍等。”下人见李青指名道姓地说出自家老爷大名,态度明显好了很多,忙不迭地去了。</p>
不到半刻钟,朱允炆便随下人匆匆赶来。</p>
看到真是李青来了,朱允炆神色大喜:“师…走,进屋说话。”</p>
师兄弟来到客堂,朱允炆这才问道:“师父呢?”</p>
“放心,老头子参功造化,已经恢复了。”李青笑道:“他去龙虎山了,等玩够了就会回来找你。”</p>
闻言,朱允炆长长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p>
李青打量了朱允炆一眼,笑道:“看你这身体状态还不错啊!”</p>
“还好。”朱允炆也笑了,“师父的本事我学不来,但在山上那些年,倒是锻炼出了强健体魄。”</p>
“那就好。”李青点点头,“对了,李景隆呢?”</p>
“他也还好,就是经常提起你。”朱允炆叹道,“他这个人啊…嘴巴臭,但是个真性情,他很想你。”</p>
李青默了一下,暂时没想好该不该向他坦诚,先问道:“朝局如何?”</p>
“具体我也不太了解,但…不容乐观。”朱允炆问,“师兄你有什么打算?”</p>
李青想了想,“为了长远发展,我想走科举路子,毕竟我这岁数已经够大了,真顶着之前身份,即便入了朝堂,也待不了两年。”</p>
“重头再来……要耽误很多时间啊!”朱允炆皱了皱眉。</p>
“放心,我留有后手。”李青说:“若真有紧急情况,我会向一人坦白身份,迅速接盘。”</p>
“谁?”</p>
“于谦!”</p>
朱允炆轻轻点头:“朝局详情我不甚了解,但于谦确实是强硬派一方。”</p>
顿了下,又道:“既然这样的话,师兄不用科举了,直接入朝就是。”</p>
“不科举怎么入朝?”李青不解。</p>
朱允炆苦笑:“正统元年,以杨士奇为首的内阁,主张推行了保举制。”</p>
“啥?”李青脸色大变,骂道:“真他娘不愧是方孝孺的学生,这种事也做的出来!”</p>
他眼睛眯了眯:看来,朝局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p>
“也就是说,现在花钱就能买官儿啦?”</p>
“差不多吧,”朱允炆点头:“不过,买官的人并不算多。”</p>
“哦?为何?”</p>
朱允炆道:“朝廷对官员家族经商打击很严,于谦主张,凡有官员直接、间接经商者,直接斩立决。”</p>
“那还好……不过还是得改过来,现在的打击的严,以后就不好说了。”李青不信于谦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p>
他明白,于谦是没能力阻止,遂才退而求其次,无奈选择折中。</p>
不能等了,科举什么的从乡试到殿试,至少也得三年,鬼知道三年后朝局会是什么样子?</p>
“我要保举入朝。”李青说。</p>
朱允炆点头:“不过,这件事我做不了,还得找李景隆。”</p>
李青略一沉吟:“好,让他来!”</p>